为什么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依旧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

如题所述

许多人的确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但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很正常的,原因如下:

【一】,读书是分层次的。

读书粗略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走马观花,读了就忘。

许多人都属于这个层次,虽然看了很多书,看的时候也很激动,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宝盒一样。但只是走马观花,过后就忘,更不用提应用了。

第二个层次,整理分类,吸收内化。

这个层次就不是简单的看几眼的问题了。而是看书的同时会标记重点,并整理分类,总结思考,写出自己的感想心得。能够到这个层次就已经少了很多。

第三个层次,分享输出,实际应用。

只有经历了第二个层次以后,才能达到第三个层次,把书中有用的观点、知识结合自己现有的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并且能够分享给他人,并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二】人的情绪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

我们都知道情绪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对这个人的影响。我们可以左右自己,但左右不了周围的环境。我们不能保证周围的人不去惹怒我们,也不能保证不幸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三】情绪是复杂的,管理情绪需要刻意练习。

情绪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并不是你懂得了一些道理,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就一定能把控情绪的。即使你知道了很多控制情绪的办法,也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学会管理情绪。这跟我们日常学习任何一样技能都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就轻驾熟,都要刻意练习!

所以说,看心理学书只能说是"知道"了,这并不代表,就能马上"做到"!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加练习。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请关注公众号:香草珠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学习心理学理论和案例是一个理性过程,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一个感性过程,想通过理性劳动获得感性果实,这本身就像刻舟求剑一样,是必然失败的。

情绪就像困了打哈欠、饿了肚子叫、饱了打嗝、感冒了咳嗽一样,是潜意识下的直觉反应,应顺其自然,不应被压抑。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人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是有偏好的,正常人都喜欢沉浸在喜悦的情绪中,而不愿困扰在焦虑、恐惧等非喜悦的情绪中。所以,不应尝试调节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应尝试选择自己的情绪。

情绪不是需要抵抗的对手,而应是可供选择利用的工具。

情绪是自己感性认知的输出,这个输出由带来情绪的事件输入和加工处理这个事件的感性特质共同决定。而从一个短的情绪周期来讲,人所处的环境和过去的经历是不能被自己改变的,即事件输入不能调节。

那么就只能改变自己的感性特质来调节输出了,但用主观意志去改变自己的感性特质这个主观属性,就像用一根手指掰断它自己一样困难。

那么调节情绪是否真的不可能了呢?当然是可能的!

第一,从事件输入着手。人不能控制环境给出的事件,但可以选择去往不同的环境,大环境变了,输入给自己的事件自然就会不同,相应输出的情绪也就不同,这就是通过改换环境来调节情绪。

事件本身只是个场景,是可被文字和图像描述的静态概念,而真正输入给人的,其实是这个事件被主观识别后的逻辑形态,即为什么发生和发生后会怎样。同一个客观事件,必然有不同的识别角度、对其结果的不同预期、对其原因的不同分析。而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期是建立在理性结构之上的,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见识便可调节分析和预期水平,从而调节对事件输入的识别,最终影响输出的情绪。

第二,从感性特质着手。人的感性特质是多位面的,在什么时刻和场景使用哪一面来应对是可以主动选择的。

例如,在工作关系中,应当选择权利位面来应对,要按权利法则认同谁说了算,是非道理也要服从它,在这个法则下的争和让都理所当然,不必有情绪负担;在家庭关系中,应当选择珍惜位面来应对,要按珍惜原则认同彼此付出,是非道理也要服从它;而在公共事务关系中,要按是非准则选取最优结果,一切都要服从是非道理。

三是,利用外界的工具。可以尝试利用精油、纯露、花精等一些由自然植物生命形式转化而来的能量产品,协助我们释放掉这些困扰的情绪,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这是一个神奇却又自然发生的过程,在这里用短片幅无法表述清楚。若果您感兴趣,可以移步到我其他相关的问答下了解。 


‍我是芳疗师晨子,公众号:林间香气,期待您关注,一起探寻芳香世界的奥秘。‍‍

第2个回答  2020-09-17

有人说,我看了那么多心理方面的书,为什么还是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呢?对于这句话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问,为什么那些做医生的从来不给自己看病?我们常说的医者不自医,除了自己的专业可能与自己的病情不对症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在对自己诊症时可能不会太客观。

近两年,心理学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然而有些人看了好多的心理学作品,却发现自己在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上并没有长进。甚至,有人会觉得,我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学著作,为什么还是看不透别人在想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相关联,比如教育、健康、社会、家庭、工作等。

从心理学的概念可以看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特别广,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却依旧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换句话说,可能你读的书并没有涉及情绪管理,或者对于情绪管理来说,你看的书并不是最专业的。

情绪是基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主观体验及感受。情绪管理,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并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读心理学书是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建议你读情绪管理方面的著作,这样相对会有针对性。

最后,如果情绪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自己又无法调节时,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医生进行咨询。在心理问题上,他们比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更能准确地把握你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0-09-20

看了很多心理学书籍,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正常在事情。楼主憋着急~

心理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而情绪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熟练get到的。

    1看书,只是代表学习了理论知识,不代表具备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如果看书能够解决问题,就不需要心理咨询师啦。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心理咨询师,也不能保证能调节好自己所有的情绪。

    2调节不好情绪的标准是什么?

听起来,楼主似乎觉得很懊恼,可是什么是情绪调节好了的标准呢?是情绪逐渐减弱,还是情绪完全消失?

人生来就是有各种情绪的,这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没有一个标准是情绪在哪个区间值是好的。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而你不接受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且会带来新的情绪。

想给楼主几点建议:

1虽然我不知道你那里发生了什么,但是别着急,慢慢来~

2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你真的想通过心理学来照顾你的情绪,有更多在体验方式,去面对面的、实打实的接触心理学。

比如参加线下或者线上的情绪管理小组、找靠谱在心理咨询师做咨询,去跟专业人士或者学习过心理学、有相关经验的人交谈,去表达和倾诉你的想法,寻求帮助。

亲爱的,寻求帮助并不可耻,每个人都有特殊的需要支持的阶段,正是因为勇敢,才敢站出来表达。

(文:只手creator——创作心动生活,心里银河系的玩耍者)

第4个回答  2020-09-20

所谓“知难行易”,懂得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看过了许多心理学的书,却依然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

看了许多心理学的书,你也许知道了关于情绪的各种疗法,各种心理治疗的流派,各种心理名词,各种心理学大咖,各种心理学实验……

但是,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尤其是你想要调节的是情绪,这么一个折磨人的小妖精。

需要很长时间,很大耐心,很多勇气去面对自己心底隐藏许久的暗伤。

1、允许情绪的存在。

留给情绪安全的空间,让它们表达。不要压抑情绪,因为被压抑的情绪也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存在,造成的后果也许比直接爆发还严重。

一点一点学会与情绪相处,学会疏导情绪,不抗拒它、不评判它。

光是这一步就很难,毕竟我们小时候都不鼓励表达情绪,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2、反思情绪背后的原因。

武志红老师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提到:

症状多是表面现象,它像一种呼声,源自内在深处的呼声。所以症状常常是一个契机,通过症状可以捕捉到内在的痛楚,从而有机会真正地疗愈你自己。

每一种负面情绪都在暗示你身上的某个问题:愤怒说明你有未被满足的需要;内疚的产生,是在提醒你,某个关系失衡了,你该补偿对方了;焦虑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目标,是对模糊未来的担忧……

找不到情绪背后的原因,了解再多的心理学知识,也很难找到调节情绪的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