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跨度,怎样设计梁的高度和梁钢筋大小?

如题所述

需要配置钢筋的数量与混凝土构件受力大小有很大关系。

需要先计算受力大小,然后按照国家颁布的规程计算钢筋数量。

如何计算可以到百度上搜索“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关键词,可以找到设计规程、设计教程、和设计软件。

图集上是已经设计好的成品梁的截面、砼、钢筋……不再阐述梁的高宽比、高跨比!

一般情况下,梁高是梁的净跨度的1/12~1/10,比如净跨度是9米,那么梁高就在750mm~900mm之间!

但是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钢筋、增加牛腿等方法来降低梁的高度,以满足场地的限制!

扩展资料:

跨度中间有没有柱子,如果有柱子的话梁高设计为200*600就可以了,如果跨度中间没柱子,是通跨的话梁设计高度为200*1500cm,并且采用双枯筋,梁内设两排腰筋,腰筋用对拉勾拉住。

还要设计4根弯距筋,上筋采用6根25号钢筋,下筋同样。

弯距筋也是25号钢筋.枯筋10号钢筋。对拉勾8号钢筋,腰筋16号钢筋。枯筋间距18cm.梁两端加密区间距5cm。

梁的设计 1.梁尺寸确定。 该工程定为纵横向承重,主要为横向承重,根据梁尺寸初步确定: 主梁高h : (1/8—1/12)L,     宽b(1/3—1/2)h 连系梁高h : (1/10-1/15)L,   宽b(1/3-1/2)h 次梁高h : (1/12-1/18)L,     宽b(1/3-1/2)h 2我这里引用一些梁设计的经验: 

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 

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侧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梁(力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5
主梁的经济跨度是5-8米,主梁的截面高度是跨度的1/8-1/14,截面宽度是高度的1/2-1/3;次梁的跨度是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6米,次梁的截面高度是跨度的1/12-1/18,截面宽度是高度的1/2-1/3;板的跨度:单向板2-3米,板厚一般为板跨的1/30-1/40,双向板跨度为3-6米,板厚一般为板跨的1/40-1/50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一、梁的设计 1.梁尺寸确定。
该工程定为纵横向承重,主要为横向承重,根据梁尺寸初步确定: 主梁高h : (1/8—1/12)L, 宽b(1/3—1/2)h 连系梁高h : (1/10-1/15)L, 宽b(1/3-1/2)h 次梁高h : (1/12-1/18)L, 宽b(1/3-1/2)h 2我这里引用一些梁设计的经验:
(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
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侧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
(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梁外皮与柱外皮齐平。
当建筑有要求时: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4).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此条是从弹性计算角度出发)。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5).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
(6).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载力不足。对于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置受压钢筋以减小挠度。挑梁配筋应留有余地。
(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到此)
(11).梁净高大于45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 (12).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或按深梁构造配筋。
(13).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14).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下及受剪满足即可。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刚度影响不大,加宽一倍,挠度减小20%左右。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经济,钢筋加大一倍,挠度减小60%左右,同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如果上筋不小于下筋,挠度减小20%。 (15).框架梁高取1/10~1/15跨度,扁梁宽可取到柱宽的两倍。扁梁的箍筋应延伸至另一方向的梁边。
(16).当一宽框架梁托两排间距较小的柱时,可加一刚性挑梁,两个柱支承在刚性挑梁的端头。
(17).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3怎样设计最经济?
(1)梁截面尺寸是受梁上荷载和梁跨度决定。但梁钢筋和混凝土标号并不是越高越经济,关键是三者要协调。在梁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梁支座的塑性铰功能,进行弯距调幅,(做好梁的产前学习,生产的梁自然更健康:)另外,对大跨度的梁应该采用合理的形式,比如在9M跨左右的楼板,采用井字梁是比较经济的,在大一些的,采用新兴的发泡楼板,空心楼板等也可以降低梁的造价
(2)有时候,经济并不体现在梁上,我花上大一点的造价降低梁高,却可以从降低层高来获益。
所以说设计梁并不一定要让梁节省。
如果单说梁,我觉得用除了结构布置占重要因素外,可以用配筋率来控制:0.8%~1.6%都是属于节省的区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