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速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如题所述

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秒,大约是1224千米每小时。

超音速是指速度比340米每秒大的状态,小于340米每秒的速度称作亚音速,等于340米每秒的速度为穿音速,声音的速度会因为气温的不同或气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高超音速定义:一般认为大于5倍音速的速度称为高超音速。

拓展资料:


马赫数是表示声速倍数的数,在物理学上一般称为马赫数,是一个无量纲数。一马赫即一倍音速:马赫数小于1者为亚音速,近乎等于1为跨声速,大于1为超声速马赫在从1887年起发表的三篇关于研究弹丸在空气中运动的论文中指出,当气体速度大于或小于声速时,弹丸引起的扰动波形是不同的。

1929年德国空气动力学家J.阿克莱特首次把比值v/c同马赫的姓氏联系起来;直到1939年,马赫数这个名词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超音速飞行,又称“超声速飞行”。是指飞行器以马赫数1.2以上速度的飞行。其主要特点是波阻成为阻力的主要部分。气动力中心后移,飞行阻尼减小,这要求航空器的机翼后掠,面积减小,机体做成尖顶的细长形,加大控制面(特别是垂尾)面积。

由于操纵性能变坏,抗干扰及恢复能力变差,因而在超音速飞行时要求驾驶员动作要协调、柔和。超音速飞行会造成音爆,产生强力噪声,一般禁止在居民区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赫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6

音速是1224千米每小时,因素的定义是按照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

所以,通过音速每秒的传播速度,可以得出每小时的速度。

即340*60*60/1000=1224

拓展资料

音速是介质中微弱压强扰动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质的性质和状态而异。空气中的音速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m/秒。

在流动的气体中,相对于气流而言,微弱扰动的传播速度也是声速。在温度T不为常数的流场中,各点的声速是不一样的,与某一点的温度相当的声速称为该点的“当地声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4
这涉及到一个基本公式。v=根号下(kp/d)。
v为声波在气体中的速度,k为气体绝热系数,p为气体压强,d
为气体密度。
从这个公式看,楼上回答都是错的,因为d越大,v却越小。例如相同压强下,声在氢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大于氧气中的速度。密度不变,提高温度,可以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声音传播速度。
对于公式
v=根号下(p/d),可以参考大学物理力学方面的教程。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340m/s
若我记得没错的话
初中物理上写的是
15度时343m/s.
25度时是346m/s.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词,又叫马赫数。一马赫即一倍音速(声速):
,其中U为流速,C为音速。音速为压力波(声波)在流体中传递的速度。马赫数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奥地利学者马赫(Ernst
Mach,
1838-1916)。
马赫一般用于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不同的条件而不同,因此马赫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每“一马赫”的具体速度并不固定。在低温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低些,一马赫对应的具体速度也就低一些。因此相对来说,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1947年10月14日,耶格尔驾驶X-1试验飞机在加州南部上空脱离B-29母机,上升到一万二千米高空,并在此高度上达到每小时1078千米的速度,首次突破音障,超过了一马赫。
当马赫数Ma<1.0
时,流体所受的压力不足以压缩流体,仅会造成流体的流动。在此状况下,流体密度不会随压力而改变,此种流场称为亚音速流(Subsonic
flow),流场可视为不可压缩流场(Incompressible
flow)。一般的水流及大气中空气的流动,譬如湍急的河流、台风风场和汽车的运动等,皆属于不可压缩流场。但流体在高速运动(流速接近音速或大于音速)时,流体密度会随压力而改变,此时气体之流动称为可压缩流场(Compressible
flow)。当马赫数Ma>1.0,称为超音速流(Supersonic
flow),此类流况在航空动力学中才会遇到
第3个回答  2015-06-14
音速是340米/秒 1米/秒=3.6千米/时 340×3.6=1224 音速是1224千米/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