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不讲道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家里不讲道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A观点认为,家就不应该讲道理,理由是要讲爱。
B观点认为,家里如果讲道理,因为都是小事,无法讲。

------------------
也就是说,A认为,因为要讲爱,所以不能讲道理。
B认为,应该讲,但因无法实现,所以不讲

“道理”如果是指一种规范的话,不管在哪里都是需要的,家庭中也不例外。每个家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规则,这是家庭正常运转下去的基本保证。所以,家不会是一个完全抛却了道理的地方。

“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这个说法,更多的是与家庭中的情感功能相比较而言的,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其实就与这句话异曲同工。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之中,重要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做了什么。比如,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努力的学习,不然你长大了没饭吃”,同时父母每天的生活浸泡在八卦邻里和打麻将里,那孩子就会更倾向于质疑父母的语言和态度。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对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对世界的信念会影响到父母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事态度,而这个态度在日积月累中,也会成为孩子的行事规则。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来讲,是让孩子非常拒绝和排斥的,那就会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比如,如果孩子感觉父母脾气的暴烈让自己很受伤,那在ta长大成人后,很可能对自己的孩子采用过度纵容的养育方式,这个方式与父母的方式看起来非常不同,但是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因为过分纵容会让孩子在成长中缺少规则,缺少界限,会让孩子缺少理解他人接纳他人的能力,而这些可能会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会感觉到被伤害。
除开养育关系,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中的关系也是在潜意识中交互影响的。比如一个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妻子,她的内心对男性可能有着非常复杂的体验,一方面她可能羡慕男性,将男性感受为有能力的,被欢迎的人,而自己作为女性,是不被欢迎的,或是有缺陷的;另一方面,她可能因为在成长中不平等对待而对男性充满了愤怒,所以,她也可能同时贬低男性,或是努力超越男性。她内在的这些对于性别的体验,在她的夫妻关系中就会隐秘的发生着作用,她可能会在无意识中制造既依赖丈夫崇拜丈夫,又贬低丈夫攻击丈夫的关系模式。比中她可能为家里做很多很多事情,这一方面她可以把丈夫照顾得很好,另一方面丈夫也成为这个家里可有可无的人。而这些,完全不是靠道理来推动的,而是潜意识中的运作,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可能非常难以识别出这对夫妻的关系中暗中流动的伤害性内容,而即便是识别出了,也很难靠讲道理去做出改变,因为推动我们行为的,是内在情感,而道理,并不能够改善内在世界的体验,所以也难以因为明白了道理而做出改变。
这也让我想到,在知乎回答一些心理问题,当分析过一些可能的原因后,常常有人会问“怎么样就可以好起来”,我可以理解大家期待获得一些办法,或是一些“道理”,然后按着这个办法或道理去做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可是,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么好的事情,不管我们知道了多少道理,如果我们的内在没有发生改变,我们也很难让自己真的完成成长、改善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我们内心重建一些对事物的体验,在这些新的体验支持下,去发展一些新的处理模式,当这个模式奏效后,我们内心的安全体验就会增加,这些安全体验又会促使我们去探索更多新的、健康的方式。这个过程是很缓慢很艰难的。心理咨询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心理咨询并不像许多人想像的那么舒服,而且也不会非常快捷。但相比较于在生活中摸索,心理咨询还是要快了许多,因为有咨询师这面镜子的参与,我们更容易看到自己。
好,再回到家与道理这个话题上来。道理,更多的是一个理智过程,而家庭中,是需要非常多的情感互动的。先不要说家庭中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可言,就算是真的有是非对错,有时候,这个对错出来了,情感也受伤了。因为家庭中的成员,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当我们在道理中败下来的时候,可能也是我们感觉不被爱的时候。另一方面,当在家庭中,家庭成员的情感都能获得充分满足的时候,即使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有情感的高度信任做基础,这时候去解决问题,去讲道理,对家庭成员不会有太大的伤害性,因为这时候这些家庭成员可以确信,不管从道理上讲自己做错了什么,也可以确信自己是被爱的,是不会被家庭抛弃的。这时候,讲道理就不再具有威胁性,而道理也就要以被听进去了。有心理学家说,当父母最终放弃了对青春期孩子的管制愿望时,孩子的青春期就过去了。这其实是典型的在情感上接纳孩子比对孩子讲道理重要,因为孩子知道的道理并不比成人少,但是他能不能按道理去做,取决于他对自己、对关系的感知和信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