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学生思维是以什么思维为主?

如题所述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目标之一。下面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来好好的培养教育一年级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儿童在学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小学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新的发展。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1) 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期在四年级(10~11岁)
  (3) 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有待完善。
  (4) 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在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
  1、 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的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即使是只要求儿童进行对抽象的数进行运算的项目,儿童往往会借助只管的图象来求解答;当解题遇到困难时,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心理学家刘范)
  2、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是思维发展过中的“飞跃”、“质变”。
  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在四年级(约10——11岁),如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林崇德运用横断法和纵向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概括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四年级儿童在数概括能力发展中,有显著的变化,这是一个“关键年龄”。
  3、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理论型思维(包括辨证思维)阶段三个阶段。
  4、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达到较高层次的抽象水平,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有停留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在学习分数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还会感到很大的困难。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过程和相关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思维的过程也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的信息的加工过程,它以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由此而派生出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过程和相应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年级学生(6-7周岁)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 

教师上课时不妨多探索下几种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缓解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的学习疲劳问题。
2、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如完成任务、闯三关、帮小熊解决问题等)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主探究意识,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习目标。
3、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适当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具有成功的体验。
总之,教学方法很多,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仔细观察、反复思考、不断总结,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来认识世界

②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又称为逻辑结构发生阶段,儿童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儿童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第2个回答  2020-11-06
学生时期以学生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很正常的。

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不能苛求一个学生在生活环境、接触人群、成长目标均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就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重大飞跃,而且多数人的学生思维在进入社会之后会逐渐褪去,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凡事先找主观原因”的思维习惯,但对于学生这样一个以学习为主的人群和人生阶段,实在是容易被人塑造,容易受人影响,容易受人误导。

真正在学生阶段就具备清醒的自我塑造意识的人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是被未来社会就业压力,家长的期望甚至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所引导和驱使的,因此我认为把责任全推给学生和孩子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甚至是成年人群的一种集体性不负责任。

1、相信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自己的家庭资源,其实只有个人努力这项因素是自身可控的,其他诸如人脉、所学专业的技能、职业的不肯替代性以及行业内的价值和影响力等因素都还远未建立起来。

令学生在国民教育体系内一步一个台阶走上来的基本上都是靠自身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的分数标准,除去考试发挥失常,投入的精力和成果的产出大致是一致的,所以在学生群体的头脑里“付出就有一定有回报”的观念会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种观念在家庭经济条件不够理想的学生身上体现得更普遍,更明显。

多数学生的自身价值和自信通常是建立在通过自己努力而实现的学习成绩上,但很多家庭环境优越,受父母影响对社会真相有一定认知开蒙较早的学生,会很早就有针对性的将精力分配到结交人脉、社会实践、商业体验上。

这种可能在学校里成绩一般,甚至在旁人眼中处于“混到毕业”的状态,但一旦走出校园,常会比学习优秀的同学发展得更顺利。

在社会生活领域,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通常不止“主观努力”一种,其他不受人主观意志掌控的因素会有很多,甚至还包括一些未知的突发式变量,这些都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

这世界绝对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对这一点你要心中有数,为理想努力拼搏是件好事,但你只需尽力就好。

2、证明自己的欲望强于踏实做事的态度。

很多人做事,并不是出于兴趣或清楚知道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行、自己不比别人差,这种现象在学生阶段非常普遍。

但年轻人争强好胜有证明自己的欲望再正常不过,有谁在年少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没得瑟过呢?
第3个回答  2020-11-06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遵循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从下述几个方面加强思维训练。

一、 运用直观演示,启发学生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呢?我认为,教师应注重利用丰富的感性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引出数学问题。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进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认识”时,我就先出示“两个小朋友在跳橡皮筋”图,然后演示“又跑来一位小朋友”,并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皮筋?”并画上大圆圈。接着,再让学生边手势演示,边口述图意。这样,学生就直观感知了“两个小朋友和一个小朋友”合起来是“三个小朋友”,要用加法计算。此时,学生也就初步明确了 “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应用加法计算”。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2+1=3”的意义,让他们将已得的信息分解辨析,即“3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2,表示原来的两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1,表示又跑来的一个小朋友。2是3里的一部分,1是3里的另一部分。”这样,学生就不但解决了加法的数量关系,同时还为下一步学习减法打下了基础。

二、 通过实际操作,调动学生思维

动手操作是发展小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应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让他们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
第4个回答  2020-11-06
智商91就可以当美国总统,所以智商如何根本不重要 再说说左右脑,左脑控制逻辑思维,同时对人体右半身影响比较大,右脑则相反。所以大部分人左脑比较发达,而所谓的左撇子则右脑比较发达。经常锻炼左手可以有效的锻炼右脑。 如果左脑发达,适合做工程师,自然科学家。右脑发达则适合做音乐家,作家或者画家之类。 从政就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也不需要分左右脑,因为小布什曾经测过智商是91,当然也测过120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