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质研究简史

如题所述

1.区域地质和资源调查

大兴安岭全面详细的研究是建立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的。从1957年开始到60年代中期内蒙古完成了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从1956年以来,大兴安岭除了呼伦贝尔盟境内少数沼泽、原始森林覆盖区外,大部分地区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近年来大兴安岭中南段开展了部分1:5万的地质填图,并开始了新一轮的1:25万地质调查。有计划的大面积矿产普查工作始于60年代初期,工作主要集中于兴安盟以南地区,目前发现有特大型钇-稀土矿,大型锡铁、铜、铅、锌、银矿和中型铜、铅、锌矿多处。因此,8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着成矿规律和隐伏矿体的探索展开的(赵一鸣等,1997),有些火山岩专著也大多为适应找矿或油气资源目的服务(赵国龙等,1989;陈义贤等,1997)。这些工作为大兴安岭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1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深成岩带

1—中生代火山岩;2—中生代侵入岩;3—通过本研究区的三条地学断面(Ⅰ—Ⅰ′为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Ⅱ—Ⅱ′为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Ⅲ—Ⅲ′为湖北随州至内蒙古喀喇沁旗地学断面);4—切过大兴安岭的层析成像剖面位置(详见第二章第三节)台湾省资料缺

2.板块构造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板块构造学说在我国盛行以来,中国北方开展了两轮板块构造的大范围对比研究:1982~1987年由原地质部地质科学院李春昱教授协调的“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北方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和1987~1992年由北京大学何国琦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兴蒙—北疆及邻区古生代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参加者来自北方7个省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在这两轮合作研究中,首次采用了板块构造观点对古亚洲域显生宙岩石圈的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认识到中亚-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是古亚洲洋消亡后,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从阿拉善以北的内蒙古草原向东延伸的兴蒙造山带是其中的一段,而晚中生代形成的大兴安岭则以北北东走向斜交并部分叠加其上。其地质演化是在新构造格局控制下发展的,显示了大陆板内造山的新生性特点,但是旧格局的影响显然不可忽视,因此上述两个侧重古生代演化历史的研究项目对认识大兴安岭中生代的造山特征无疑十分重要。这一时期,有相当部分学者将中生代的大兴安岭岩浆作用直接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联系起来(详见第十章)。

图1-2 大兴安岭地质简图

1—新生界;2—白垩系;3—侏罗系;4—古生界;5—前寒武系;6—古生代花岗岩;7—中生代花岗岩;8—基性-超基性岩(个别堆晶岩放大表示)

3.地学断面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发起全球地学断面计划,在全球各关键部位编制了170多条地学大断面以便进行全球性对比,服务于矿产资源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由中国岩石圈委员会组织编制的11条地学断面,其中有3条涉及本研究区,最主要的一条是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至辽宁东沟地学断面,它横穿大兴安岭中南段;另一条是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它横穿大兴安岭北段;第三条是湖北随州至内蒙古喀喇沁旗地学断面,它涉及了大兴安岭南段的研究区(图1-1)。

这些地学断面综合了长1000km、宽约100km走廊带的资料,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手段对岩石圈结构、构造、动力学状态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地壳和上地幔的组成和结构、构造,为认识大兴安岭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资料。

4.造山作用研究

近年来人们从中生代大兴安岭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入手,采用精细手段测定了大量同位素年龄(刘敦一等,2003;石玉若等,2005;葛文春等,2005;Wang Fei et al.,2006),并且从地球化学角度逐渐深入到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郭锋等,2001),开始探讨中生代造山过程的理论研究,同时还有人从中生代沉积盆地的特征入手,探讨板块构造模型(Meng,2003)。应当承认,上述不同学科的研究对深入研究大兴安岭的演化无疑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是围绕造山作用的构造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深入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