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等电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蛋白质等电点

不同的蛋白质,pi=pH 的点在碱性、中性和酸性区域都有可能。只要pH大于pi,溶液中多数蛋白质会解离出氢离子而带有负电荷。如果一种蛋白质的pi=4.0,那么,在pH大于4.0(虽然4.0——7.0之间溶液呈酸性)的溶液中,大部分蛋白质带有负电荷。这就说明,决定蛋白质是否带有负电荷的不是溶液的pH是否大于7,而是由蛋白质的pi决定的。

蛋白质等电点原理

蛋白质为两性物质,在酸中氨根基团解离成为阳离子,
具体是 氨根基团 变为 -NH4+
具有了解离出H+的能力 (我们称这为酸的定义)
在碱中蛋白质解离成为阴离子
具体是 氨根基团 变为 -NH3不在作为供H体, 此时-COOH基团失去H+ 使得蛋白质分子整体现现为阴离子
等电点是指蛋白质溶液对外不呈现正,负电性时的PH.(PH值适当时,蛋白质分子将不发生电泳现象的PH值)

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有什么

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溶液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在溶液中有两性电离现象。假设某一溶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当pI=pH时该蛋白质极性基团解离的正负离子数相等,净电荷为0,此时的该溶液的是pH值是该蛋白质的pI值。某一蛋白质的pI大小是特定的,与该蛋白质结构有关,而与环境pH无关。
在某一pH溶液中当pH>pI时该蛋白质带负电荷,反之pH<pI时该蛋白质带正电荷,pH=pI时该蛋白质不带电荷。人体内pH=7.4;而体内大部分蛋白质的 pI<6; 所以人体内大部分蛋白质带负电荷。

何谓蛋白质等电点?等电点时蛋白质的存在特点是什么

1,由于蛋白质表面离子化侧链的存在,蛋白质带净电荷。由于这些侧链都是可以滴定的(titratable),对于每个蛋白都存在一个pH使它的表面净电荷为零即等电点。
2,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等电点时的许多物理性质如黏度、膨胀性、渗透压等都变小,从而有利于悬浮液的过滤。在等电点外的所有其他pH值,依据蛋白质所带净电荷采用电泳和离子交换层析来分离和分离纯化该蛋白质。等电点沉淀主要应用于蛋白质等两性电解质的分离提纯,还可应用于大豆异黄酮的分离:用等电点沉淀法脱去蛋白质,可提高异黄酮制品的纯度,异黄酮截留率为7.2%,蛋白质截留率为91.1%。大豆蛋白质在pH4.5左右达到等电点,此时其溶解度最低形成沉淀,利用这个性质来提取大豆分离蛋白,使大豆分离蛋白从提取液中聚沉下来,与其他可溶性物质分离。大豆分离蛋白不是在所有酸性条件下都沉淀,只有在等电点附近才沉淀,当pH调太低时溶解度反而升高,到pH2.5时,已沉淀的蛋白质就会几乎全部重新溶解,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酸沉所需的pH,才能有满意的效果。在分离中,大量的含磷化合物的存在是影响蛋白质提取的较大因素,最好除去植酸,可用透析法,也可根据蛋白质和植酸的溶解度的差异性将其除去。大豆分离蛋白的一般工艺是用50℃温水萃取并离心,把豆渣用50℃温水和NaOH调整pH9进行二次萃取,并离心分离把分离出的豆浆进行酸沉,同时搅拌(60r/min),加入2%消泡剂和温水,加入适量亚硫酸钠调pH7左右,进行高速搅拌(120r/min)并加入3.5%HCL调至pH4.5,此时蛋白质在等电点开始沉淀,并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凝乳分离、均质、中和、杀菌干燥得成品。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蛋白质分子内的正电荷桌能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时的pH值。蛋白质盐析的条件是加入足量的中性盐,如果加入少量中性盐不但不会使蛋白质沉淀析出反而会增加其溶解度,即盐溶。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分子间的净电斥力最小,所以溶解度最小,在溶液中易于沉淀,所以通常沉淀蛋白质应调pH至等电点。

蛋白质等电点和氨基酸等电点的关系?

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氨基酸的等电点由α-NH3+、α-COOH及R基上的易解离基团决定,当一个氨基酸只存在α-NH3+、α-COOH,pI为这两个基团pKa值的平均值。存在3个可解离基团时,pI为2个同属性基团pKa值的平均值,如酸性氨基酸的pI就等于α-COOH及R基上-COOH pKa值的平均值。由于α-COO- 受到α-NH2的影响比较稳定(也就是α-COOH容易给出H+),反过来,α-NH2则不容易接受H+,所以大部分的氨基酸等电点偏酸。
蛋白质的等电点由N端的-NH3+、C端的-COOH及R基上的易解离基团决定。这是因为其他氨基酸的α-NH2、α-COOH都参与了肽键的组成从而失去了酸碱性(接受或给出质子的能力)。但在计算蛋白质等电点时,应考虑R基基团被包埋在空间结构内部的可能。而C端的-COO-也因为临近肽键的影响比较稳定,所以大部分的蛋白质等电点也偏酸。
但蛋白质等电点和氨基酸等电点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络。

有关蛋白质等电点 大神来

酸碱性是说在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根据公式换算得到的值,不是因为蛋白带正电或者负电而算出来的。
蛋白等电点是它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所以pI是确定的,pH是由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决定的,前题是pi<ph,也就是说溶液的pH值是确定的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得出结论蛋白带负电。
如果你说一个水溶液中,只有一种蛋白,没有别的任何试剂,而这个时候蛋白静电荷为负,也就是蛋白表观电荷为负电,那么影响水溶液pH值的只有蛋白的某些基团影响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这个时候溶液pH值也还是看溶液中H离子浓度了,只不过这个时候H离子浓度时由于蛋白解离影响的。
简单来说酸碱是说溶液中H离子浓度,而你这里的带电性只之针对蛋白。如果还不明白,建议仔细研究一下这几个东西的定义。

名词解释:蛋白质等电点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我们生化书上的标准定义~~~

什么事蛋白质的等电点?

使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该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

怎么判断蛋白质的等电点

跑电泳 双向电泳 结果根据不同的等电点可将蛋白质分开,直接在图谱上找相应的蛋白质对应的等电点就可以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