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明朝时期的昏君皇帝都有谁

如题所述

宋朝分为两个阶段:北宋(960_1127) 和南宋(1127_1279)。共319年,历18帝。 一、宋徽宗: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5年在位),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并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次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宫人、珍宝等押送北方,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后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二、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 赵构即位初年,尚能起用一些抗战派将领。但他不是力图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想讨好金人。他曾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是彻头彻尾的昏君。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死于1187年,时年81岁。 三、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岁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他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还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庆元六年(1200年)春,光宗去世,死后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 四、宋理宗: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公元1224年至1264年在位。 宋理宗继位后,朝政仍由史弥远把持。公元1233年史弥远病死,理宗开始亲政。理宗亲政后,仍只顾沉湎于酒色,在后宫尽情享乐。这时,蒙古迅速崛起并意图向南发展。1235年分三路大军南进,企图征服南宋。 此时宋理宗仍不辨忠奸,使朝政控制在理宗信任的谢方叔等人手里。这些人结党营私,致使贪贿之风盛行,他们还陷害忠良,干尽坏事。使抵抗蒙古创建奇功的知州王坚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排斥,不久在忧愤中死去。 蒙古军撤退后,宋理宗更加沉浸在声色之中。他开始大兴土木,在西湖风景区建筑寺庙,把它赏赐给自己宠幸的阎妃作功德院。他还命令宦官董宋臣强占民田,兴建佑圣观、梅堂、芙蓉阁、香兰亭等,以供寻欢作乐。 宋理宗的残暴统治,致使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五、宋度宗:赵禥(1240年—1274年),原名赵孟启,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1265年—1274年)。 赵禥即位后每日沉迷于声色犬马,少有时间和精力打理朝政。这一点,度宗算是继承了理宗的衣钵。宋制规定:皇帝临幸过的嫔妃,次日早晨要到门谢恩,由主管官员记录在案。度宗即位之初,一次到门谢恩的嫔妃竟达30余人!度宗日夜沉溺于酒色之中,连公文也懒于批复。 理宗在世时,就以崇尚理学著称,他为赵禥选的老师,也多是一些理学名家,受此影响,度宗对理学也十分偏爱。即位以后,他提拔了一些理学之名士如江万里、何基等人,录用前代理学大家张九成、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后代为官,理学门徒也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职位。虽然度宗推崇理学,但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却几乎对他完全不起作用,他仍然每日沉迷于美色之中,醉生梦死。 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宋度宗的昏庸无能所致。正因为宋度宗的亡国政策,度宗死了五年后南宋幼皇帝赵昺(时年八岁)被元军逼得跳海而死,宋朝也从此覆灭。 再说说明朝 一、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怂恿,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冒险亲征北方瓦剌也先部落,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做了俘虏皇帝。幸而后来于谦战败也先,也先才被迫把朱祁镇送回。谁知昏君朱祁镇复位后,却恩将仇报地把于谦给杀了。 二、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他从来就不爱规规矩矩地做皇帝,不住正式的皇宫,而是在宫中另起新居,名为“豹房”,成天在“豹房”里和小太监、宫女们淫乐无度。 有一次,他在太监的怂恿下,带兵出大同亲征鞑虏,自己的大军死了52人,重伤了563人,却只杀了16个敌人,他自己也差一点儿送了命。他却叫臣下报捷,班师回京庆祝胜利,并向京城的臣子们夸口说:“有一个虏首是我亲手砍下来的。” 明武宗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贪玩也最好大喜功的皇帝了。 三、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 (1522年-1566年)。 明世宗曾因迷信一位道士,一心想求长生不死而20年不和臣下见面,听凭大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把朝政弄得一团糟。 四、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10岁登基,全靠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为他主持政事,并教给他做皇帝应该懂得些什么。张居正大力地进行改革,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又极力赈济饥荒、治理黄淮,加上有名将戚继光练兵平息了倭寇,边防也很太平 但张居正一死,神宗皇帝便听信臣下奏劾,抄了张居正的家,重新起用反对张居正的官员,改革自然就泡了汤。接着,他为了想立自己宠爱的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为太子,与朝廷里面坚决主张立皇长子为太子的群臣闹成了君臣对立的局面。于是,这位神宗皇帝从此就不上朝,不批阅群臣的奏疏,不和群臣见面,把立太子的事拖了十几年。到他死的时候,已有近30年不理朝政了。他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怠工皇帝”。就在他“怠工”怠到快死的时候,努尔哈赤已毫不含糊地消灭了明朝十万大军的主力,挥兵逼近了沈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王朝象明王朝一样,从开国皇帝到亡国皇帝,几乎是清一色的流氓恶棍型的昏君和暴君。把明王朝十几个皇帝列出来,犹如一副不堪入目的群丑图。然而,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不少人在为明朝喝彩,这些喝彩声或许是出于朴素的民族情感,毕竟明王朝是汉族人结束了蒙古人奴隶统治之后自己建立起来的政权,同时也是汉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这种民族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只要我们轻轻推开历史之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明王朝的统治者们,带给中国人的是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这种灾难,丝毫不亚于蒙古人的奴隶统治,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从明王朝开始,被欧洲远远甩到后面。 在全国民变四起,各族人民纷纷反抗蒙古人奴隶统治的时候,朱元璋也打着这样的大旗招兵买马。然而,他并没有以蒙古人为敌,而是把矛头指向其他民变领袖。待其他团体把蒙古政权墙角挖空的时候,他的力量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最终建立明王朝。建国伊始,他把矛头指向几乎所有一起革命的难兄难弟,除常遇春早早病死以外,最终只有汤和一个人善终,其他难兄难弟均以莫须有的罪名死在他的屠刀之下——只可共苦不能同甘,这是人类最卑劣的性格,朱元璋是这种性格的集大成者。此外,大兴文字狱,发明廷杖和诏狱,基本废除三法司而启用毫无人性的锦衣卫,推行让人窒息的八股文科举,故意建立一整套摧残人权的制度而美其名曰:乱世用重典等等都是令人发指的行为,中国从此落后于欧洲。 皇太子早死,皇太孙朱允火文即位,在位时间不长,祸害并不明显。不过即位不久后,开始把屠刀对准他的叔叔们,四叔朱棣的“靖难之役”让他丢了宝座,从此下落不明。 “靖难之役”后,元璋四子朱棣,以不光彩手段登上宝座,继承老爹的残忍手段,肆意践踏人权。比他老爹更丑陋的一招是,他杀所谓罪犯的时候,除了砍头的,还把“罪犯”的其他老婆和女儿发配到*院,生下的孩子永世卖淫。朱棣屠杀以方孝儒案为最,株连10族,这也是空前绝后的。不过,朱棣治国尚有两招,他和他的儿子朱高炽、儿子的儿子朱瞻基,给中国带来大约30年的繁荣富强,这也是明王朝唯一可圈可点的幸福时光。 短暂的繁荣之后,不幸再次降临,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前后在位23年,中间他的弟弟朱祁钰在位8年,启用于谦,国内短暂稳定)开启了宦官时代,其中以王振最为著名王振,权倾朝野。皇家教师刘球被乱刀砍死,抛尸野外,其他冤狱不计其数。第三次宦官时代开始了文人士大夫在太监面前丧尽人格的先河,其祸害远远超过前两次宦官时代,中国进入真正的大黑暗时代。 朱祁镇去世后,儿子朱见深即位,开启了皇帝不见大臣的先河。朱见深在位23年,坚决不跟大臣见面,宦官汪直呼风唤雨。朱见深最大的罪恶是创立西厂,由宦官汪直主持,特务机关从此在锦衣卫、东厂之后又增添一个臭名昭著的兄弟,从此,越无耻的小人越能当上达官贵人,官场成了养猪场。 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是明朝皇帝中个人品德修养最高的一个,他不仅任人唯贤,而且践行一夫一妻制。一些无耻之徒被他收拾。然而,此时明王朝已病入膏肓,任凭朱佑樘有多好的个人修养,也很难挽回残局。朱佑樘英年早逝后,15岁的儿子朱厚照接班,朱厚照是一个只对女人感兴趣的花花公子,这位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荒唐皇帝或许对深藏深宫的皇帝生活没什么兴趣,按照自己兴趣爱好行事,帝国的一切事务交给了太监刘瑾。崇尚自由生活本无可厚非,然而,作为帝国的掌舵者,朱厚照的赌注未免太大,明王朝这艘巨轮在这样的恶少手里掌舵,离礁石越来越近。朱厚照无儿无女,朱厚熜即位,也就是嘉靖帝。朱厚熜在位45年,给中国带来近半个世纪的痛苦。从1540年到1566年,朱厚熜只与群臣见面四次,其他时间专注于西苑炼丹壮阳泡妞。尽管如此,他对帝国的控制却从来没有放松过。荒荡、自大、残忍以及玩弄权术,朱厚熜集于一身。虽不重用太监,却重要大贪官阎嵩父子。朱厚熜也许是最能体会皇权优越性的皇帝,他的堕落,他的忘恩负义都达到极点,而这些似乎都始于“大礼议”——一场有关他亲生父亲的政治争论。 朱厚熜之后,朱载垕接班,朱载垕是明朝最后一个比较温和开明的皇帝。朱载垕即位后,随即放逐祸国殃民的方士,取消了斋醮。冒死上书的海瑞也马上被放了出来。朱载垕即位前并不为世宗皇帝所喜,所以他为人处事就谨小慎微,对大臣也礼遇谦让。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谭纶、戚继光、李成梁集于身边,可谓人才济济。当然朱载垕一朝五年也只召见过两次阁臣,在勤政方面还是比较懒散的。 朱翊钧,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48年。前半辈子有张居正等贤臣的辅佐,大明王朝恢复暂时的平静。然而,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和朱翊钧年龄的增长,这位年轻的皇帝开始露出狰狞面目,他的狰狞面目和残忍手段不亚于他的祖辈朱元璋,经常拷打宫女宦官不说,亲政感恩戴德没有反而反目成仇,抄了老师张居正的家。没过几年,也开始了花天酒地,整天醉生梦死,大明王朝开始失控。 万历之后朱常洛曾经让文人士大夫欢心鼓舞,可惜仅在位一个月就死掉。朱由校由此登基。朱由校是一个十足的弱智沙皮狗,他的智商顶多只有常人的一半,基本属于文盲。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弱智加文盲的朱由校启用了同样是文盲的太监魏忠贤,使宦官专权达到极限。7年的统治,除了培养魏忠贤祸国殃民以外,似乎只对木工、斗蟋蟀感兴趣,事实上,朱由校当皇帝是入错了行,他最合适的职业是做木工,能作出非常技巧的水戏玩具,拿去评比的话,搞不好还能得个“鲁班奖”。末代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机智与愚蠢,胆略与刚愎兼而有之。太监魏忠贤被他除掉算是一大功,然而不久之后,朱由检又大面积启用太监,而且更加变本加厉,各大军区都有“监军”,而且都是“监军”说了算,明政府在军事上的不堪一击就是监军盛行的结果。朱由检一方面感慨他没有岳飞这样的名将,一方面丧心病狂地凌迟了与岳飞一样足智多谋的民族英雄袁崇焕,他的残忍、愚蠢导致众叛亲离,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朱由检呼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只好自杀身亡,明王朝276年的统治在朱由检手上结束。
第2个回答  2014-04-26
宋朝 宋徽宗赵佶(宋钦宗不能算) 宋高宗赵构 宋光宗赵敦 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 明朝 明神宗朱翊钧 明熹宗朱由校(其他皇帝都是性格原因 英宗废除殉葬制度,非昏君所能为之。仅仅杀 错于谦只是被人蒙蔽所致;明武宗是性格原因;神宗虽迷信道教,但其治下人才辈,皆有所用,也非昏君所为者)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5
宋朝:宋徽宗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 仅此二人昏庸无能
第4个回答  2014-04-25
明朝昏君:1、朱厚熜2、朱翊钧3、朱由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