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属于隐性课程还是显性课程

如题所述

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属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形课程特点

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

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

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

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主要表现形式

    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

    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隐形,它本身就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的价值观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23
显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