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玻璃心,禁不起打击,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

如题所述

孩子玻璃心,自尊心比较强,禁不起打击,可能是因为孩子从小的环境“养尊处优”,没有被被批评过,也可能是因为成绩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还没有遭受过挫折。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不建议直接去说孩子,而是通过一些案例或者是委婉的谈话去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他接受自己也是平凡人,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小挫折,最重要的是能够接受失败,不被失败打倒,这样的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一、名人故事

可能孩子此次感觉有挫败感,心里非常失落。可以和孩子分享居里夫人的故事,像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人,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提取了镭元素,这也是坚持不懈的结果。面对挫折我们应该积极乐观的去应对。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反对他。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我们就更不应该被眼前这些小困难所打倒,能成大事的人,必然也会经历比常人更多的痛苦。

二、和孩子谈心,鼓励孩子

孩子经受不起打击,也可能和家长有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心理会有压力,面对失败,他更害怕让父母失望。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他在父母的心中永远都是最棒的,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

以上仅为个人的观点,孩子在处于成长的过程中,思想很容易走进“死胡同”,可能会受某个情绪影响,自己没有办法走出来,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想法,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你认为孩子玻璃心,禁不起打击,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6
导致孩子形成玻璃心的原因

孩子拥有一颗玻璃心,在他三岁左右家长就可以观察出来,而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主要就是有两方面,一是先天性格所决定的,二是后天的环境所决定的。

第一、先天性格使得孩子自带玻璃心属性
有些孩子先天的性格就比较软弱,平时遇到一点小事喜欢哭哭啼啼不停,即便自己在玩玩具,稍不开心也会暗自伤心流泪。
孩子的这种软弱是天生的,父母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应该清楚孩子的性格,所以在日常小事上就要多注意引导孩子。

第二、家长的强权教育,让孩子失去自我
家长过于强势,在生活中什么都想说了算,即便是芝麻大的小事,家长也必须掌权,让孩子都乖乖听话,家长的这种强权教育让孩子充满奴性。
越来越软弱,什么事都无法自己做主,他们习惯家长在一旁指点,拿主意,慢慢的,在家长的严厉看管下,孩子变得没有了自我。

第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没有培养孩子强大的自信心
父母对孩子陪伴的少,或者缺乏质量的陪伴,都让孩子容易失去安全感,遇到问题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的感觉。在孩子遇到问题寻求父母帮助时,家长不是责骂就是推脱。
孩子会认为自己孤立无援,父母从来不是自己的依靠,这种不安全的感觉让孩子一点点地失去自信心,没有勇气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和生活中出现的小挫折。

如何强大孩子,使他摆脱玻璃心的性格
想要转变孩子脆弱的心态,家长就要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当我们认真的分析了孩子玻璃心形成的原因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的摆脱玻璃心。

第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的孩子容易成功,即便不能出人头地,自信的孩子也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最终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自信还会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欢迎。
家长要多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生活中的小事上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不要犹豫不决,要尽力尝试,哪怕失败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下基础。

第二、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拥有安全感,才会拥有独立的意识,才会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孩子增加安全感,在孩子脆弱的时候多拥抱他。
让他感受到父母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勇往直前,父母充满真情实感的陪伴孩子,会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第三、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稳定的情绪对孩子的好处非常多,它不但让孩子能够平和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还能够在妥善的处理与人的矛盾,家长要教会孩子拥有控制消极情绪的能力。
一旦发现自己情绪出现问题,不要放纵它,而是有能力处理它,这些都会让孩子的思想和行动都变得更加积极。

第四、克服自身的先天性格
天生性格软弱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引导,多进行挫折教育的培养,让孩子适当的接受磨炼,可以增加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有效的防止孩子玻璃心,遇事犹豫不决的性格。
第2个回答  2022-09-26
前两天,我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我家孩子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性格比较开朗,但就是有一些玻璃心。平时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出现一点失误或是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就会大发脾气,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家里的大人对她更是不敢说,不敢骂,否则她就会又哭又闹的,好几天不理人。现在我们家长和她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让她觉得心灵受伤,实在是让人头疼,难道就没招能治治孩子的玻璃心吗?”

现在经常听人聊起“玻璃心”,有的家长开始将这些词句对号入座到了自己的孩子上面,玻璃心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意思是指心理素质差,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很脆弱,经不起批评或指责。当孩子出现玻璃心的情况时,家长们往往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严厉点,怕孩子接受不了,宽容点,又怕对孩子起不了什么作用。其实孩子玻璃心这件事家长们不必操之过急,在生活中只要做好一些辅助工作,采用合适的方法,是能让孩子内心强大起来的。

那么有哪些事情是家长一定要做好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一、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所谓的“成长型思维”是让孩子以乐观的心态生活,让孩子相信自己,并且愿意通过努力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去迎接困难,积极地解决问题。针对玻璃心的孩子,家长培养孩子这一思维就非常有必要。起初,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建立信心。之后再循序渐进,让孩子去接触那些曾经让他们望而生畏的事情,以鼓励的方式让孩子摆脱内心的屏障,勇敢地去迎接挑战。这样反复的锻炼,能够让孩子具备独立坚强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就不容易逃避。

二、关心孩子,学会和他们做朋友
玻璃心的孩子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他们希望所有的焦点都能聚集在自己身上,一旦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出现偏差就会情绪低落,甚至苦恼委屈。

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需要家长予以足够的陪伴,有时孩子会玻璃心,只是单纯地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挪出一部分时间给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孩子的玻璃心。

比如家长在平时可以多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主动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做孩子最可靠的朋友,也可以适当地给孩子提出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
在改变孩子玻璃心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不是把孩子当成了温室的花朵,对孩子太过骄纵,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家长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试错,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接受失败。

四、多元评价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
对于孩子的缺点,家长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见而不言。孩子接受不了批评不代表家长就真的不能批评孩子,家长可以在表扬或者是夸奖孩子的时候,适当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问题,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正视自己的不完美,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试着让孩子明白批评并不是一件坏事,批评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15
首先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要多注意跟孩子说话的方式,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要适当的激励鼓励孩子,。及时把孩子的不良情绪疏导出去
第4个回答  2022-03-16
玻璃心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接受不了他人的批评,别人稍加指责,就觉得自尊心严重受伤,无法承受;
2、抗压能力差,遇到点儿小风小浪就如临大敌;
3、情绪控制能力差,脾气不稳定,上一秒笑哈哈,下一秒就陷入抑郁中;
4、总是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希望周围人都能照顾自己的感受,遵从自己的意愿;
5、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倾向于以消极的方式来解读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6、遭遇伤害后不知所措,感觉无处躲藏。
其实,孩子玻璃心的成因跟父母的教育和家庭氛围息息相关,作为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在平常的教育中是否存在如下问题。

如何让孩子的内心变强大?
1、注意自身的说话方式
一般而言,孩子4岁后开始有同理心,他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察言观色、揣测别人的想法,他们内心渴望自己被爱、被接纳,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对娃说过分的话,不然很容易伤到孩子。
2、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从小建立的,父母的陪伴和疼爱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最佳来源,父母恩爱、家庭氛围和谐能使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3、适度鼓励和激励孩子
父母的鼓励和表扬可使孩子获得勇气和信心,但不可过度,不然捧得越高,孩子心理落差越大。而且不要只是单纯地夸孩子聪明、真棒,而是具体到某一件事,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做的很好。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以鼓励代替批评,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指出存在的不足,给予中肯的建议,避免下次再犯,这样既不会浇灭孩子的热情,伤害其自尊、自信,又能使他们不断进步。
4、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父母一定要学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学会倾听娃内心的声音,只有我们认同、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提升其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