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如题所述

三国中最强谋士诸葛亮在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有玄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在史书上并没有关于这种说法的记载,这个其实只是民间的一些传说而已。其实古代人们对占星之术是非常迷信的,而在三国时期则是出现了两个这方面的人才,这两个人就是诸葛亮以及司马懿。但是由于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各为其主,所以这两个人也算是针锋相对,相信如果不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年代当中,这两个人完全有可能成为至交好友。

由于双方各为其主的关系,所以诸葛亮知道在自己死了之后,司马懿肯定是想尽一切的方法去进攻蜀汉。如果诸葛亮还活在世上,上课和司马懿拼上一拼,但是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么整个蜀汉肯定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便想到了这样一个对策,就是让人在自己死了之后在嘴里面放上7粒米。因为一般只有活人才能够吃米,如果在死人的嘴里放上米粒,那就代表着自己的生气还没有消失,这样司马懿在夜观天象的时候,就会误以为自己还没有死。

而司马懿在诸葛亮死了之后也确实是占了一卦,后来司马懿夜观天象,觉得此时的诸葛亮并没有死去,而蜀汉阵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完全就是想要让自己中圈套。所以此时的司马懿根本就没有想要去进攻蜀汉的意思,并且在未来的几年当中也没有去进攻蜀汉原因,就是害怕诸葛亮。

当然了,这个故事其实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而已,在正经的历史当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以及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以及军事学家,这两个人在后半生也确实算得上是针锋相对,在交战的过程当中也算是各有胜负吧。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诸葛亮死后口中含七粒米的说法源自《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第一百十四回写了诸葛亮借寿无果,死于五丈原,但为了蜀军能全力而退,嘱咐杨义:“我死后不得大张旗鼓地马上发丧,你们作一个大龛,让我的尸体坐于其中,口中给我含米七粒,脚下点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如此则将星不坠。我的阴魂自起镇之。”

两汉时期,有“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观念,对待死者要如生前一般对待、一般尊重。笔者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这一情节一定程度上受了该观念的影响。而死者口中含东西,本是为了让死者前往冥界时有钱财可用。

《后汉书.礼仪志》说:“登遐,饭含珠玉如礼”。死者口中含东西这是古代丧礼之一,称“饭含”,就是把珠、玉、谷物或钱币放入死者口中。根据死者身份的不同,所放之物也有不同。《周礼地官舍人》称:“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而关于含,“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所以,诸葛亮口中含米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至于为什么是“七粒”,可能跟中国古代的一些鬼神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七天是月亮周期的一个轮回,星盘中的北斗七星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表。诸葛亮的口含七粒米也许就是表示想用一种术法把自己的魂魄留住,在星盘上不露馅。这也是对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近乎妖”形象的再次描述。

而史书上记载,诸葛亮是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积劳成疾病死的。与《三国演义》相同的是,也是秘不发丧,用诸葛亮真真假假的死讯骗过司马懿,使魏军从容退去。可见,虽然诸葛亮的死也许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情节,但诸葛亮与其接班人杨仪、姜维的聪慧是不可否认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6-27
诸葛口中含七粒米,情节出自《三国演义》,他命杨义将尸体坐放于大龛中,口含七粒米,足下点长明灯,祈愿的是将星不坠,能继续镇守蜀汉的江山。而古人的书都比较严谨,肯定有借鉴依据。

其一、古代丧葬习俗。古书有云:登遐,饭含珠玉如礼。人死后,按照等级口含对应物品。书中又言: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而诸葛亮是丞相属于士大夫,口含米符合阶级。
其二、如他自己所说。如此则将星不坠,阴魂自起镇之。《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亮乃神人,死后都要算计司马懿。为了怕自己病死引起混乱,让司马懿有机可乘。口中含米是代表着自己尚可吃饭,脚下点明灯代表着自己在思考军务。自己死后,天上将星必定降落。为了让司马懿不敢追来,诸葛亮必须装出来自己尚还在人间的假象。
其三、七为阴数。古人对于七特别看中,比如七月的鬼节。人死后的第七天是回魂夜,要为亡魂做最后的送别。做法事要满七七四十九天,方可圆满等等。
只能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含七粒米,不是准葛亮“本人”的想法,而要看罗贯中怎么想的。只能说之所以为七粒米,是因为当时的丧葬习俗还有神怪传说,给了罗贯中一定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15
故弄玄虚!让你们无知地猜想,然后从他百算而无一策的生平分析此举的高明所在,好事者浮想联翩,然后编了一部小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