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学生有哪些感知特点

如题所述

听觉障碍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减退,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力障碍、聋、重听、听力损失。一般以语言获得的年龄为界,把听觉障碍分为学语前聋和学语后聋。听力损伤既可以发生在出生之前,也可以发生在出生之后。医学上,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前的听力损伤被称作先天性听觉障碍,在后来的生活中发生的听力损伤被称作后天性听觉障碍。在教育上,我们关键要看听力损伤是发生在语言发展期之前还是语言发展期之后。

听觉障碍 - 心理特点
认知特点
(一)感知觉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一是指我们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
视觉的优势地位,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
缺陷补偿 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
(二)注意的特点
在整个学龄期,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比正常儿童缓慢,且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事物和有明显变化的事物都会引起听觉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为了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意注意,使其能更集中的参与到康复、训练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具和活动场所的新颖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学习、活动变成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有意注意。
(三)记忆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
2、如何促进有意记忆:
在活动中培养。鼓励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其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
3、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
(四)思维特点
1、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
2、依赖感知的特点、生活情景或物体功用来分类
分类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它要在比较、分析、综合、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正常儿童相比,其分类能力发展较慢,常常依赖感知的特点、生活情景或物体功用来分类,而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把被子、床分为一类;把黑板、多媒体、电视分为一类。但是随着系统教育的开展,听觉障碍学生在分类上会缩短与正常儿童的差距。
3、概念的扩大化和缩小化
在概念形成之间,会出现概念扩大化和缩小化的现象。
4、思维发展达到的水平局限
由于听力和语言发展的局限性,加之视觉的优势地位和手语的形象性表征,聋童的思维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可能水平较低。20世纪70年代,英海尔德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聋童的思维进行研究后发现:6~10岁,100%处于前运算阶段;11~13岁,60%处于前运算阶段,40%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4岁以后,60%处于具体运算阶段,40%处于前运算阶段;能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4
听觉障碍 - 心理特点
认知特点
(一)感知觉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一是指我们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
视觉的优势地位,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
缺陷补偿 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
(二)注意的特点
在整个学龄期,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比正常儿童缓慢,且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事物和有明显变化的事物都会引起听觉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为了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意注意,使其能更集中的参与到康复、训练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具和活动场所的新颖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学习、活动变成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有意注意。
(三)记忆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
2、如何促进有意记忆:
在活动中培养。鼓励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其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
3、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
第2个回答  2015-09-08
听觉障碍 - 心理特点
认知特点
(一)感知觉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一是指我们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
视觉的优势地位,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
缺陷补偿 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
(二)注意的特点
在整个学龄期,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比正常儿童缓慢,且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事物和有明显变化的事物都会引起听觉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为了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意注意,使其能更集中的参与到康复、训练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具和活动场所的新颖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学习、活动变成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有意注意。
(三)记忆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
2、如何促进有意记忆:
在活动中培养。鼓励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其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
3、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