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贝类海鲜的好处

请回答的仔细一点,谢谢了

定期吃海鲜好处多 营养学家说,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生吃海鲜注意卫生专家强调,如果非要生吃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建议最好食用前先将海鲜放在4℃环境下冷藏1—2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目的。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 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禁忌 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海鲜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两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鲜含汞量超标的新闻最近经常见报,使很多人心里直打鼓:到底还能不能吃海鲜呢?美国的营养专家研究认为,海鲜,包括鱼、虾、蟹、贝类,仍然应该是人们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营养学家瑞克·斯罗德博士在最新的《美国医学会期刊》上发表了文章。他说,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最好是保证每周2—3次,每次100克。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 不过,有些人确实应该少吃海鲜。海鲜的含汞量越来越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常吃海鲜(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而且某些症状要到孩子7岁甚至是14岁以后才出现。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 生吃海鲜注意卫生 许多地方流行生吃海鲜,如生吃牡蛎等贝类。专家强调,如果非要生吃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大多数海鲜含有致病性很强的细菌,建议最好食用前先将海鲜放在摄氏4度环境下冷冻1—2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目的。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这样有利于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味道和口感也是最好的。 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禁忌 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海鲜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2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鱼的头部富含矿物质砷,砷呈5价状态(As5+)时无毒,但在大量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转化成有毒的3价砷(As3+)状态,其毒性相当于砒霜,因此应避免在吃海鱼前后2小时内服用维生素C药丸。但是,适量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指500克以内)和海鱼一起吃是不会中毒的。 生吃海鲜河鲜当心病从口入 专家:生吃海鲜河鲜当心病从口入 晨报讯 生海鲜、河鲜虽然好吃,但各种寄生虫却防不胜防。近日来自上海市寄生虫病防治部门的数据再次敲起警钟市民因食生海河鲜而患寄生虫病的人数正日趋增多,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就营养而言,海鲜是非常不错的,是动物性食物的首选,其优点有:
1.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于消化。其氨基酸构成与人体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很多海鲜食物还含有牛磺酸、核苷酸等具有特殊价值的成分。
2.脂肪含量一般比畜肉类低,而且其脂肪以不饱和脂肪为主(更接近植物脂肪),这与畜肉禽肉完全不同。最引人注目的是,海鲜的脂肪里含有两种特殊类型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这两种n-3型(或称ω-3型)不饱和脂肪酸已经被确认的健康益处有:①改善成年人血脂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脏病;②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③促进婴幼儿及儿童视力发育;④平衡人体免疫力,避免免疫过度,防治哮喘等免疫性疾病。
3.海鲜中维生素的含量与畜禽肉类相当,但矿物质含量更为丰富,这可能与它们长期生活在富含矿物质的海水里有关。
但是,生活在海水底层泥沙中的贝类海鲜,污染可能更为严重。实际上,美国FDA和香港卫生署都曾经发出过“孕妇不要吃太多海鲜”的警告,美国FDA的建议是孕妇吃鱼类和海鲜不要超过每周12盎司(大致340克),在中国,海鲜的污染情况更为复杂和严重,因此,经常吃(如天天吃、每周吃4、5次或更多)海鲜并不可取。
第2个回答  2015-09-10
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但是吃海鲜切记不要饮酒.希望这样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18-05-25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第4个回答  2009-08-05
贝类对日本韩国的出口较多,他们认为贝类海产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丰富,特别对中老年人,预防老年痴呆都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