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主体和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如题所述

  1.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人,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认识的客体即认识的对象,不是指全部的客观实在,而是指进入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同主体发生联系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和认识对象.
  2.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受制于客体,客体制约着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性质等等,决定了主体的认识内容和范围;主体又能动地改造客体,使客体向主体转化,使之满足人们的目的和要求.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30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自身在社会生活,,历史主体的活动不能脱离活动的对象而独立存在,因此对象就成了历史活动的客体,也就是说在人类历史中,凡是被纳入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活动发生对象性关系的事物和现象,是历史活动的客体。
  历史活动的客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1、被人类利用和改造的自然.它是人类历史活动指向的最初的对象,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但作为历史客体的自然,已经不是脱离人类社会的自在自然,而是打上了人类印记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化自然”。
  2、人生活其中的社会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历史主体活动的产物,又是历史主体改造的对象,是历史客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3、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它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反映,并以精神产品、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形式积淀并保留下来的文化现象.最后是人本身也成为主体改造的对象,在这里人具有主客体的双重性,人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同时,也改造着人自身,使其不断发展完善.历史客体随着历史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形式和范围、内容和层次都不断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从而使人类历史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受制于客体,客体制约着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性质等等,决定了主体的认识内容和范围;主体又能动地改造客体,使客体向主体转化,使之满足人们的目的和要求.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