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所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③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辅④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噫!官有守,私系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注]①子固:指曾巩。②正之:指作者朋友孙侔。③若:或。④輔(lin):车轮碾过。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慕而 友 之友:以……为友 B.辞 币 未尝相接也币:礼品. C.其相似也 适 然适:恰好 D.而 造 于其堂造:建造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小题1:D
小题2:我在淮南,向正之称道(赞)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宾语前置的句式译对各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造:到、往。结合语境不难理解出“辅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的意思是车轮碾过中庸之道的庭上,就进入他的家。因此“造”的意思是到、往。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时注意“道”解释为称道,“为宾语前置句,应为“正之不疑予也”,翻译时要调整。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长江的南面有一位贤人,表字子固,不是现在所说的一般贤人,我敬仰他,和他交友。淮河的南面有一位贤人,表字正之,也不是现在所说的一般贤人,我也敬仰他,和他交友。
这两位贤人,脚不曾相互来住,嘴也不曾相互讲话,书信和礼物也不曾接受过。他们的老师或朋友,难道完全相同吗?我考察他们的言论和行为,那些不相似的地方多么少啊!说:学习圣人罢了。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或朋友,必定是学习圣人的。圣人的言论和行为,难道会有两样吗?他们的相似也是恰好的。
我在淮南,向正之称道子固,正之对我不怀疑。我回到江南,向子固称道正之,子固也以为对的。我又知道所说的贤人,既是相似的又是互相信任和深信不疑的。子固作《怀友》一首诗赠送我,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希望互相帮助,拉着我以至于到达中庸的境界罢了。正之大概也曾经这样讲过。
安稳地前进,慢慢地行走,车轮碾过中庸之道的庭上,就进入他的家,舍弃这两位贤人还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自信必定能达到的,今天也愿意在你们左右干,帮助我进家恐怕就可以了。
唉!官员有职守,私家有牵扯,我们会合不能够经常啊!因此写作《同学》一首向子固告别,来互相警诫,并且互相安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