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工厂》的几点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最近火起来的《美国工厂》不知道有几个人看了,这部由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在上映后竟意外的获得了大量的关注,豆瓣评分达到了8.5分。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中西方文化的剧烈冲突,无数的细节给观众带来的冲击以及反思。

海报封面

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整个社区陷入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蓝领美国员工的故事。

看完整部纪录片,对于我来说,除了一些思考,还有些许忧虑。

中美员工差异

由于文化与环境差异,导致中国员工普遍弱势和顺从,企业强势,更容易形成一股合力;美国员工则普遍很强势,虽然我觉得有些诉求很合理(大概是已经受够了资本主义的苦),但太自我中心和锱铢必较,团队协作和执行力不强,群聚却形同一盘散沙。

一个有趣的对比:曹德旺对中国员工说,你们代表的是国家——这是东方式的集体主义;而刘道川对美国人说,更努力工作,未来属于你们每一个人——这是美国梦式的个人主义。

中国过去四十年所取得的辉煌经济成就,和中国人民的吃苦耐劳是分不开的。这种以牺牲个性和部分权益的基础上以求融入整个工厂生产制造的特性,强大的执行力和忍耐力(naicaoxing)极大地提高了工厂的生产力和效率,管理起来也比美国人省心。可以说,每个工人都是庞大生产机器中一个零部件,一起驱动着整个社会机器的快速运转。

反观美国,虽然按曹德旺的说法,美国本地水电费、税费等各方面的费用都比中国便宜,但过于强势的工会组织以及工人多年以来被灌输培养形成的个人主义思维惯性,使得美国工厂的工人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这种执行力的差异在讲究效率的生产型企业可以说是很致命的。可以说,美国国内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和中国工人相比有着数量级上的差距。美国制造业的衰落,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美国制造业回流问题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和自由主义经济盛行的当下,企业可以将工厂开到世界任意角落。如上所述,美国国内工人人力成本过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销售更多的产品,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你是美国企业主,你是否也愿意把工厂建在中国?

虽然特总上台后,不断鼓励美国制造业回流,但是效果似乎并不好,除了由于企业布局以及过去多年的沉没成本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今的美国人力成本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哪怕最终回流美国(也的确有一部分美国企业回到美国国内),其实对于就业率也没多大提升。

资本就像水,水往低处流,即便中国的成本优势不再,美国也不会是制造业企业的首选,而是会流向其它的价值洼地,比如东南亚。

关于未来

影片最后,曹老板的随行员工说,后面要把一些工人替换成机器人。这似乎是一个与整部影片的剧烈冲突格格不入的场景,也不得不佩服摄制组这刁钻的叙事角度。

这句话似乎预示着,在这次中西文化对碰、劳方和资方激烈互掐的过程中,最终的获胜方是机器人。不管中国人如何的吃苦耐劳,未来制造业更需要的是精准且能24小时工作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个像机器人一样的普通人类。

而逐步老龄化的中国,将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而90、00后这一代人,也不再是那一群从一穷二白中走出来、任劳任怨的中国民工。美国工人的今天,就是中国工人的明天。

机器替代已是大势所趋,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工厂/制造业,而是各行各业中的低附加值的执行岗,就像当年的国企下岗潮、去年国家取消收费站一样。时代在抛下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但是会让你舒服得以为你会一直舒服下去。

该怎么办?

社会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为了不被抛下,我们只能不断往前跑。虽然新技术把落后产能/岗位淘汰掉了,但是新技术也会带来新的岗位,而且往往新技术所代表的新行业能比一般传统行业有更丰厚的回报,看看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为中国创造了多少富豪。

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出舒适区,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兴趣,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扩充自己的技能包,让自己变成不可或缺的人,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替换的零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