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举例说说怎样引导学生消除怕写作文的心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写不出,其次是写不好引起的心理障碍。

记得我上初中时,每次作文两课时,老师出题目后,第一课时我基本上写不出东西,第二课时才匆匆动笔,写上五六百字交本。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字数会多些,八九百一千字以上常写到晚自习后交本。星期天回到村里,邻居让我替他写信,意思说给我,但我一时很难写出来,老觉得辞不达意。在班里平时说话讨论问题时,很容易说出,但变成文章就费劲了。为什么会有以上情况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读东西太少,未形成语感。故会说话或心里意思清楚,但难于笔头表达。当到了高中大学以后读的东西多了,写东西基本如说话一样了。特别是工作以后坚持读书看报写东西,一个问题三五千字很容易写出来,剩下的就是追求写作质量的问题了。

第二是生活越历少,实际体验少。我那时就觉得写日记容易写作文难。因为日记可随便写,写见闻,写体会,有感而发,可长可短。但老师出的题目不熟悉,故言之无物硬凑字数凭空编篡,当然难写了。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学习,不可能直接参加 社会 实践活动,所以还是要多从书本上获取见闻,写日记,多摘录思考体会,多练才行。

第三不熟悉未掌握作文的基本知识。写作文第一是立意,一篇文章你主要要写什么,或中心议题是什么,明确了立意就有了主心骨,然后围绕中心看分几段,注意开好头收好尾,保持行文通顺流畅,即使用词欠华丽,只要说清意思,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当然如果修辞得当描写细腻就更好了。所以一开始不能追求太高,表达清楚是最主要的。 对于怕写作文的学生基本也不怪乎上述原因,对这些学生老师应当鼓励,表扬其点滴进步,指导其小处着眼长于练习日积月累不断进步,由写出文到好写文再到写好文,从而达到心灵升华,恐惧作文的心理自然就消失了。

有些学生,每次写作文,就害怕写,不会写,不知写什么。不知如何下笔?如何选题材?如何组词造句?

那怎样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呢?

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的细节,认识事物!平常养成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写作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都是写作的素材!再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词汇,短句来陈述和讨论,表达中心思想,这样就能写一篇好作文。

记得,儿子上初中时,老师把我叫去,说儿子这次作文写的特别好,被评为班里范文。我读了:儿子就是写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和姐姐吵架,被最疼爱他的爸爸,挨打的经过,儿子真实地叙说了对爸爸的理解和自我反省!作文的中心思想和前后结尾,语句都表达的很好!这说明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写一篇好文章!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从易到难,多阅读各类书籍,养成阅读习惯,看见好词,好句就背下来,摘抄下来,写读书笔记;每天写日记;这样曰积月累就提高了写作能力,脑子里有文彩了,就不怕写作文了,也可能变成是一种享受了!

首先,我想先说说现在学生为什么都害怕写作文,我经常听见学生说讨厌写英语作文,讨厌写语文作文,归根结底都是基础不好,写不出优美的句子,写作文只会挤牙膏那怎么可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

1.多看书,多积累,不光要看作文书,其他的诸如 历史 小说、散文、童话等等都可涉及,从不同的文体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写法,以备后用

2.善于观察并积极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的镜头,善于发现它的存在价值

3.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从写好一句话、一段话开始,扎扎实实地写作文

5.不光要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6.不要过多的考虑作文的分数,轻轻松松地看待,或许会得高分

7.写完作文要充满自信地读出来,给家人,给同学,给老师听,虚心接受大家的修改意见,争取把作文写得更好

能不能举例说说怎样引导学生消除怕写作文的心理?

学生从入学开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语文、数学、英语(外语),慢慢的会有写日记,作文的内容,从这几科看,学生认为最难的恐怕就是作文了。

有的学生看了很多课外书,但在作文的时候不会用,用不上,形成读书和应用两层皮的局面。

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不知从哪下手,往往是凑字,东拼西凑,没有完整的内容,这主要是孩子在刚开始学习作文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太高,上来就要求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等要素写全,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或者写出来也觉得写的不和要求,不敢让别人看。

一个孩子,周日回奶奶家,或姥姥家,他能比较详细的述说一天的经历,但是如果让他落在纸上,写出来,就费劲了,按理说,你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为什么出现两层皮的情况,就是我们对写作的要求太高,孩子不知怎么写。

再有一点,孩子的实际生活感悟太少,如果参与的家庭事务, 社会 活动比较多,对事物有一些观察,就可以有的可写,并且写出来比较实际,也有一定的思想。

多鼓励他写,写的怎么样都看他写的好的地方,慢慢就不会怕作文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作文教学向来被教师所重视。提起起步作文教学,教师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一、二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所以学生在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作文难的心理。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问题,它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必须纠正学生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力求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可以叫学生写写日记,日常的东西,周记

或是叫学生轮流在课堂上读一篇,小的文章,文章中提些问题,课堂解决

慢慢的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记,多写的习惯

而你如果是老师,可以适当的推荐学生,适合年龄的书,文摘之类的东西

有些可能对故事比较感兴趣的,你也可以在课堂上讲讲,每个人都因人而异的,可能只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的另外一个新世界,自然对作文起了兴趣,写作水平可能就有所提升。

前今天看了《银河补习班》,我觉得里面有个情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邓超饰演的爸爸带着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儿子,去大自然里感受风吹草动,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让孩子置身其中,真切的感受。最后让儿子明白不用一昧地去模仿别人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我觉得可以借鉴,带着孩子多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孩子,去激发他的想象力,其实孩子们的脑洞大到你都想不到的。

希望对您有帮助。

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其一,能力原因。能力是完成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学生们常常说:“有时像哑巴一样有话难说。”“眼前发生的事提起笔不知从何写起?”这些都是能力问题,即不知道应如何选材,如何确定中心,如何谋篇布局,不会遣词造句,导致有话说不出,因而惧怕写作文。

其二,感知原因。写作文,首先就是要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学生们常说:“脑子空空,没有货(东西)可写。”“提起笔来千斤重,左思右想想不出。”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特别是对 社会 生活的观察。另外,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缺少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也会导致缺乏对第一材料(生活素材)的积累。久而久之,素材仓库空空,写作时无话可说,见到作文便畏之如虎了。

其三, 情感 原因。 情感 对人的身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文的 情感 来自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教师的鼓励。有的学生因为作文经常写不好,心里有疙瘩;有的学生因每次作文进步不明显,缺乏信心……这些都表明了学生的自尊心理在作怪,同时也说明师鼓励作用的重要性。由于对写作文不感兴趣,因而产生学生见了作文就头痛的情况。

其四,意志原因。意志是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达到预期目标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可能战胜和克服困难。而学生惧怕写作文,更多的是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

那么,该怎样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培养。

一、培养观察、积累的习惯

充分的观察、积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生活积累和学科知识积累,就会写不好作文。该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呢?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首先要留心观察对象,观察时要仔细看,做到有序,不杂乱,完整不遗漏,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性日记(周记);其次是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习范文作者观察的方法去进行观察。再次要引导学生实地取材,可在写作前布置题目,讲明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搜集素材。

二、培养积极阅读的习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主渠道。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仅能积累词汇,拓展视野,也可以学习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笔者对执教班级调查表明:写作能力好的学生,均注意课外阅读。该怎样开展课外阅读呢?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把课外阅读与课内的写作教学合起来。二要结合教学要求,组织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并订阅一定的杂志使阅读常态化,每周可拿一节课出来,让学生自由阅读,以逐步阅读习惯。三是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可交换传阅,教师也可适当地抽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作文教学时,学生不再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再也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法国作家第惠多斯对“激发兴趣”作了精辟的阐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要改变其对作文的不良状态,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通过作文的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这种目的教育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才易于让学生接受。其次,鼓励为本,充分表扬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方法有评语鼓励,提高作文兴趣;分数鼓励,培养作文兴趣;培养竞争意识,通过参加作文竞赛或征文投稿激发作文兴趣;教学时,用形象生动、有趣味的内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口头演讲、采访等活动,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这样,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相应的写作水平也就会逐步提高,学生也就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写作的要求和兴趣。如果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喜欢写作,而不再把写作当作负担。

当然,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还要培养学生的灵性,养成一种随时练笔的习惯,做到:只要有心得,有感悟,有发现,就能及时地写下来。若能坚持不懈,笔耕不辍,必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从而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地说尽心中无限心事,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自会烟消云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