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如何看待孝道的?

如题所述

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是一位大文学家,但他给后世留下最大影响的并非他的文学造诣,而是幼年时“让梨”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我天朝可谓妇孺皆知,是长辈们对后代教育的必备课程,以教导他们要懂得尊重长辈,懂得孝道。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

《三字经》有赞: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但是,孔融最后就是被曹操冠以“不孝”的罪名处死的。

这个从小懂事好学的大文学家,长大后对于父母之恩,是这么评价的。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母之与子,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孔融

这句话大意就是:父亲对孩子来说,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母亲对孩子来说,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在阶级观念根深蒂固、重视孝道的封建社会,这样的言论是相当反人类的。但竟还有少数人为他辩解,认为他是在讽刺过度顺从父母的愚孝行为。

但是这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是对父母之恩的极端轻视和不屑,同时还有侮辱的意思,相当离经叛道,绝不是仅仅讽刺了什么“愚孝行为”。即使说“父为子纲”的封建礼教太过愚昧,难道这句话放到今天就能为人所接受了吗?

而且,孔融曾经在城破之后抛妻弃子和城中军民,独自逃出城外;其人恃才傲物,常常对曹操的言行发动口头攻击,言语偏激,自以为是。

从许攸和杨修的下场来看,曹老板对自以为是的人是相当抗拒的,再加上孔融不尊父母,浪得虚名。公元208年9月26日,曹操以不孝之名处死了孔融,并布告天下:

融违天反道

败伦乱礼

虽肆市朝

犹恨其晚

不知道是那个曾经懂得谦让的孔融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改变了初衷,还是他在4岁时让梨本就是一种想得到长辈夸赞的伪善行为,总之这个人,是一个实打实的伪君子。他常常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高谈阔论,不干实事,徒有虚名。

孔融不是个孝子,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本身依然是好故事,它对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我们既不能因为故事而全盘肯定孔融一生的人品,也更不能因为孔融的道德败坏而认为故事失去了它该有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