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得力的员工提出辞职,怎么挽留

如题所述

人才流动是每个企业日常运转中寻常的一部分,但是每当得力下属提出离职申请时,总会使管理者大呼遗憾和惋惜。

人才是大浪淘沙筛出来的,对于企业来说,能筛出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领导能遇到一位得力下属,就像下属寻找一位靠谱的领导一样难。

因此,很多管理者在面对得力员工离职时,都希望可以挽留下来。往往很多人能想到的第一个方法,甚至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加薪,但结果往往是差强人意。有时候,为了留住员工一味地加薪,可能会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以离职相要挟,获得更好的待遇。比如某企业的员工A,为了让领导给自己加薪,就请假去面试,拿到了两个offer。A拿offer的目的不是为了离职,而是给自己的领导看,让自己的领导给自己加薪。作为领导,遇到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塞心的。这也很有可能破坏薪资结构,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士气等等。

还有一些企业,喜欢用一些霸王条款来震慑员工,比如赔偿违约金等等,防止员工离职。但这样做的结果无法真正留住员工的心,也很容易对企业的口碑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作为管理者究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留住得力员工?老王建议企业管理者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深入交流,揭开掩饰背后的真正理由。

每个职场人离开一家公司时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那些被上司器重的人,因为他们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抉择是否离职时也会更加慎重。

大多数时候,员工在辞职信中都不会写下真实的辞职理由,而是找一个相对合适的理由。

如果管理者以此理由作为切口,游说员工,基本上很难成功。一方面他没有真正地切中要害;另一方面,员工既然选择了这个借口,也早已想好了说辞。所以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再多的沟通,都会是无效的。

那个真正让员工下定决心,驱动他提出辞职的理由,才是一切症结的关键。

老王建议,管理者想要挽留员工,就一定要拿出诚意。可以拿出一块单独的时间,与员工平心静气地进行深入的交流,或者是可以一起喝杯咖啡、吃顿饭,在放松的环境下,更容易让员工吐露心声,获取真实答案。

管理者们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是要倾听,而非直接侃侃而谈,表达自己的挽留之意。根据老王了解到的信息,很多管理者在挽留员工时,都是自己滔滔不绝、口吐白沫,反而激发出优秀员工赶快离职的心理。因为,这都是领导在表演,员工依据是观众。老王建议,作为管理者,在挽留优秀员工离职时,一定要用心倾听,再想办法挽留,而不是自己滔滔不绝、口出白沫的表演。

正如威尔德定理中所说,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人际沟通始于聆听,终于回答。管理者可以适当地抛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员工发表想法,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想?”少问一些回答是与否的闭合性选择题。

员工说的越多,你越能够靠近他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到知道他对周围人的看法,他辞职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工作压力,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等等。在了解了员工辞职的真实动因后,再去沟通洽谈,才有成功挽留的可能性。

2、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很多管理者在员工提出离职,渴望挽留时,会不自觉地为员工勾勒未来的发展。但事实上,如果不能够解决员工当下的问题,再好的未来对于员工而言都是毫无成本的“画大饼”,无法动摇他们离开的决心。

所以在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后,要给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一般而言,促成一个员工离职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所以应对策略也不能是单一的。

如果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在给予员工合理薪酬涨幅之外,更要给员工规划出未来的发展路径。

如果员工离职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那么管理者要做的不仅仅减少他的工作量,同时还要帮助员工,找到更好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否则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根据老王调查,很多优秀员工离职,一定不是因为薪酬而离职,而是因为工作内容和晋升的问题。作为管理者,想挽留优秀离职员工,你可以从工作内容、工作项目和晋升等方面,给一个解决方案或给一个约定等等。

其次,管理者挽留员工的方案,不应该是点状的,员工提出怎样的需求,就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而应该是网状的,根据员工的痛点,给出一套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员工成长,同时也让员工看到未来发展。这样的方案才更具价值和吸引力。

3、帮助员工完成价值重塑。

如果想要留下优秀员工,除了要解决他当下的困境,更要帮助员工完成价值重塑,用未来留住员工。

价值重塑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自我的认识。

其实很多职场人都会有迷茫期,他们因为看不清自己,有时便会看不到未来,为了一时之利,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老王结合自己十多年猎头和近5年中高管职业咨询的案例,提出一个观点,说大多数优秀员工去在离职时,都是职业发展迷茫而一时想不开才提出离职。作为管理者,除了管理外,也一定是员工职业发展辅导老师,不然,你根本搞不清员工为什么离职,也不清楚员工内心到底在想什么等等。

老王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帮助员工进行全面的分析。让他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等。让他看清自己的优势劣势,以及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员工在有了更明确的职业规划后,才会对当下的工作有更清晰的判断。

另一方面是帮助员工重新认识企业。

身在企业内部,很多员工因为一些心态问题,很容易忽略企业的优势,而放大了它的缺点,对企业充满怨气和失望,在某个方面对比之下,总觉得其他的公司更好,更有发展。

所以,管理者需要帮助员工重塑对企业的认识。让员工了解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在一些劣势因素上的优化和改革。让员工能够真正地跳出自己狭窄的视野,跳出自己情绪化的认知,重新认识企业。

但这种价值重塑中,要将员工置放其中,让员工了解到自己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怎样的高度,让二者产生高度的价值链接。

4、成全员工

有时候员工离职会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例如,改变工作的城市投奔亲属。或者是想要转行,另有好的发展契机。那么在这个时候,再多挽留意义不大。倒不如成全员工的选择,放他去自由飞翔,为其提供便利。

比如B公司的运营团队核心员工你小C因为结婚,要去小C老公所在的城市,而B公司的运营总监还在想办法挽留小C。如果这样的挽留,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老王建议,作为管理者或领导者,其中一个影响力即使成就优秀员工,让员工发展的更好。

老王认为,对于离职的优秀员工,要不要挽留,要根据情况来定。有时候,员工离职,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好事。因为可以吸引更多新鲜血液。

写在最后

如果想要挽留得力员工,一定要拿出诚意,才有更多的胜算。

但老王认为,其实留住人才最好的方法,是要防患于未然。在日常工作中,多与员工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地解决问题,防微杜渐,让得力员工愿意紧紧地追随你,跟同企业一同发展。

薪职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3

罗勒网在建筑猎头领域摸爬滚打了十余年,见过许多候选人离职又被原公司挽留的情况,可以给你举个例子,做个参考。

员工提出辞职,领导问了他一个与离职无关的问题……


一员工工作三年,总感觉到吃苦受累,而且前途暗淡,迷茫中他决定请辞。

了解情况后,领导问他,“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他给出了三个答案:

员工说“从桥上过”,老总摇摇头说:“没有桥”;

员工说“从叶子上过”,老总说:“叶子被水冲走了";

员工又接着说“被鸟吃到肚子里就过河了”,老总强调:“那样的话,毛毛虫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过河的意义。”

那么毛毛虫究竟是怎么过河的呢?

最后老总告诉员工说:毛毛虫要想过河,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变成蝴蝶。毛毛虫在变成蝴蝶之前要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它在一个茧里面,暗无天日、没吃没喝。这种痛苦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团队兄弟,如果你也在想辞职,

那么请先审视自身:

是否已经有了蝴蝶飞翔的本事!

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献给每天喊辞职、想辞职的人或周期性喊辞职、想辞职的人!

1、不要轻易离开团队,否则你要从零做起 。

2、不要老想着做不顺就放弃,哪个团队都有问题,哪个团队都有优点。

3、跟对领导很重要,愿意教你的,放手让你做的领导,绝对要珍惜。

4、团队的问题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抱怨和埋怨团队就是打自己耳光,说自己无能,更是在放弃机会 !

5、心怀感恩之心,感谢系统给你平台,感谢伙伴给你配合。

6、创造利润是你存在的核心价值,创业不是做慈善 。

7、遇到问题请先思考,只反映问题是初级水平,思考并解决问题才是高级水平。

希望罗勒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第2个回答  2018-03-01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来操作,比较稳妥。
一、第一时间约员工面谈一次。
从解决员工真实问题的角度导入,问明白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是公司薪酬太低,还是公司的环境不好(包含软硬环境),还是对领导本人不满意。跟员工推心置腹的聊聊,如果员工是你的得力员工,我想正常情况下,你们的关心应该不会太差,这个时候抛开上下级的关系,从解决员工实际需求的角度打开天窗说亮话,完全不必藏着掖着。如果能解决,那就立刻解决,或者承诺个时间,找领导尝试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就直言告知,不比隐瞒欺骗员工了,因为没有必要。
二、约员工私下场合聊一次
找个私密性好一点的饭店或者咖啡厅,再做一次努力。跟员工回忆一下在其一起奋斗的光辉岁月,曾经的辛苦和成功,员工的成长提升等等。再说说各自的家庭情况,业绩公司的其他部门、领导和同事。然后出其不意,或者充满感情的做一次挽留。如果员工属于感情比较敏感的动物,还有机会留下来。但是要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至少部分解决才行,否则,还会走。
三、迅速与公司主管领导沟通
因为员工是得力员工,可能公司内没人能够接替员工的工作,所以要第一时间把员工反馈的情况跟领导沟通,争取领导的支持。同时要知会领导公司在保留关键员工方面存在的缺失,建议针对此次事件,公司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方案,避免连锁事件的发生,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
四、工人力资源部反馈情况
如果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比较得力,不会经常把好事办成坏事。请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帮忙跟员工聊聊,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员工的真实需求等等。同事也请人力资源部协助公司制定防范措施,毕竟人才保留属于人力资源的政策,离不开人力资源部的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