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发达,为何当年京沪铁路不走苏北而走安徽?

如题所述

因为在以前造京沪铁路的时候,苏北地区是水网密布的,以当时的条件其实并不适合造铁路,而像安徽的地理环境比起苏北地区更适合建造铁路,还有个原因,那就是铁路必须要经过南京,南京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如果你要走苏北的话,那就直接得从镇江扬州过江了,或许连徐州都没法经过了,并且在当时徐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枢纽城市。

很多人都知道京沪铁路这一条线路吧,这也是我国最繁忙的一条铁路,无论是京沪铁路还是京沪高铁,都是客流量很足的,但是不少人发现有一个特点,京沪铁路虽然是南北走向,却在江苏经过南京以后进入了安徽,之后又回到了徐州,不少人感到好奇,既然还要回到徐州,为什么不直接走苏北呢?这样还会近一点,并且江苏经济要比安徽发达很多,苏北虽然不如苏南,但比安徽那几个城市还是要富裕一些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条铁路造的比较早,当时苏北的地形并不适合造铁路。

苏北在近代的时候还是水网密布的,哪怕到现在苏北也是平原地区,这里相对比较平坦,有些地方还是滩涂,所以在以前这种条件,是很难建设铁路的,而安徽的地势就要好很多,再者大家都知道,南京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在民国时期是首都,那么铁路无论如何都要经过南京的,不然对不起首都这个名号,而南京的地理位置偏偏就是很靠近安徽的,在江苏的西面,所以如果你走苏北的话,就得避开南京了,走了南京以后,必然往前继续进入安徽境内。

走了南京,往前以后就进入了安徽的滁州,蚌埠和宿州,接下来就一路往北进入了徐州,还是回到了江苏的范围,徐州在当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枢纽城市,现在也是铁路的枢纽,并且有战略的意义,想象一下,如果当时真的走了苏北的话,徐州和南京这两个城市都无法经过,那将是没有意义的,在这条铁路建好了以后,苏北铁路一直处于不太发达的状态,还好这几年加快的建设,江苏基本上每个城市也都通铁路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6

网友郁闷了,为什么不管中央要造铁路还是高速都是宁愿绕苏北走安徽,如果说之前是为了带动安徽发展,那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就是造京沪高铁也不走苏北,让铁路第一次贯通整个江苏呢。

还有人吐槽,兄弟省安徽南北纵向有京沪、华东第二通道、大京九三条重要干线通过,如果京沪高速铁路再走安徽,那就是纵向四条长大干线在安徽过境,此外,安徽横向还有几条重要干线,已经形成密度很高的路网布局。江苏的铁路实在是少得可怜,整个苏北绝大部份地区铁路还处在空白状态,无法可比,为什么还要从安徽走呢?

(图解:京沪铁路图)


现在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当年京沪铁路不走苏北而走安徽。


京沪,必过南京,南京到徐州,中间有黄泛区和洪泽湖,怎么走?只能走安徽好走点。注意我们说的是修建京沪的晚清和明国时期。


其实现在的京沪线在民国时代是由三段构成的。这三条线路分别是北京到天津的平津线,当时北京被称为北平,天津到南京浦口也就是长江北岸的津浦线,南京到上海的京沪线。南京长江大桥修通以后,这条京沪线才完整贯通。在这以前,旅客需要下车坐轮渡。

京沪线走安徽,跟苏皖两省没有丝毫关系,跟京杭大运河有直接关系。清微的国人,一点不比当代国人笨。按当时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如果把京沪线设计在苏北,从徐州到扬州,几乎和大运河重复,就会造成苏北运力过剩。走安徽,虽绕点,但运力的效率更科学。

就比如,当时铁路和煤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运煤是铁路的主要业务之一。所以清末才有路矿总局,路矿学堂的说法。裁弯取直省的那一点点成本,根本比不上煤炭外运的巨大收益。



在清代,安徽和江苏没有这么大的差别。现代说起来,安徽和江苏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在清代,同属于两江总督管辖,在明清广义的南直隶、江南省范畴,安徽和江苏是一个辖区。从安徽走也好,从江苏走也好,都是两江总督的辖区,而且还有利于地区平衡,更好的带动均衡发展。



再说地理原因


江苏苏北平原虽一马平川,但沟网河汊众多,地质松软,,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沿海滩涂不太容易建铁路,还有江苏铁路是华东地区是相对不好的,国家肯定要照顾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了,在者安徽蚌埠是北京到上海的必经之路,如果直接走沿海,那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就照顾的不到。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第2个回答  2020-02-07
一方面是经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服务区得原因,那边多山,不好走铁路,而且经济也是问题,所以就绕过了安徽。
第3个回答  2020-02-07
因为江苏这个地方滩涂很多,水流众多,泥土松动不容易搭建铁路,所以国家把选址定在了安徽省,从有利于安全的角度考虑
第4个回答  2020-02-07
因为当年苏北地区的经济非常发达,而安徽的经济不是特别好,国家想要带动安徽的经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