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做豆腐,需要什么工具及材料。越详细越好。行家请进!!!

如题所述

用料:有机黄豆150g,清水1200ml,内酯3g 

工具:豆浆机,纱布,电饭煲,滤布,锅,蒸屉,豆腐模具  

1、将有机黄豆150g提前泡一夜后洗净,滤水放入豆浆机,加入1200ml清水。

2、使用豆浆机的果汁功能打三遍洗好的有机黄豆。

3、用细一点的滤布过滤打好的豆浆,最后再用手挤一挤。

4、把豆浆煮到开后再沸腾3分钟,期间记得搅一搅,开了之后注意开小火,看到有浮沫可以撇掉。

5、豆浆煮开后,关火,等一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把内酯用30ml温水融开。

6、把已经融化好的内酯水倒入电饭煲内胆中。

7、煮好后关火放了一分钟左右的豆浆,冲入已有内酯水的电饭煲内胆中。

8、使用电饭煲保温功能,时间15~20分钟就可以了。

9、打开看的话豆腐已经凝结成豆腐脑了,然后就可以制作豆腐。

10、做一个豆腐滤水组合,上层放一个豆腐模具,下面用锅和蒸屉组合了一个接水器。

11、在模具中铺好滤水布,把电饭煲里的豆腐脑一勺一勺盛进去。

12、装完,把滤布裹好,然后盖上模具盖子,用一个重物压上去,越重越好。

13、如果想吃老一些压一个小时左右,如果想吃嫩一些用手压3-5分钟豆腐就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6

人工制作豆腐需要的主要材料有:大豆、水、卤水(或其他替代品)

主要工具有:磨(石磨/电磨)、提布、锅具、模具(下方可渗水)

每个地方制作豆腐的方法有所不同,需要的原材料也不一样,不过主要成分基本都是一致的。

首先将浸泡二十四小时的大豆磨成浆,制作豆浆是制作豆腐的第一步,不过家里豆浆机做的豆浆就很难制作豆腐,水分含量和豆渣的处理工艺不一样。制作豆腐需要水的比例大约为1:5到1:10,这个没有标准,水少豆腐老,水多豆腐嫩,自己把握即可。

制作好的豆浆用提布过滤去其中的残渣(豆渣),将过滤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开,注意控制温度,及时搅拌,不要让豆浆糊了。煮开后就可以放入盛具中点卤水了,卤水的量大约是1公斤豆浆放15-20g左右,倒入卤水后不断的搅拌,直至豆浆开始结块。

取出模具,里面垫好提布,将结块的豆浆倒入模具中,上方用提布包好,放上一些平整的重物压一下,静待数小时之后,手工豆腐就只做完成了。

根据豆腐口味的不同,里面可以添加各种各样的添加剂,比如加入蔬菜汁、果汁等,不过个人觉得还是传统的豆腐味道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卤水是有毒的,用量一定要控制,也有很多无毒的卤水替代品可以选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大米2千克,温水适量(泡过大米约1厘米),泡1小时,大米带水用石磨磨浆。
2、生石灰泡水半小时,取上层清石灰水约2千克,放入锅中(最好用铁锅,铝锅味略差)。加石灰水是关键,否则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浆,文火烧开,煮40分钟。注意搅拌,以免粘锅、烧糊。
4、倒出大且浅的盆中,凉后即成。用大米制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制作豆腐6——7公斤,价值成倍增加,而且别有一番风味。其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籼型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为粘性太重,不易制作。石灰以新石灰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杂物,淘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状石灰。石灰要先调成溶浆,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后搅拌均匀。浸泡3——4小时,使米变成浅黄色,口感带苦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为止。

3、磨浆。磨浆的水和米的比例为1比2。

4、煮浆。在洗净油污的铁锅里放入适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浆。煮浆时边煮边搅,开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时用小火,边烧边搅,煮熟为止,约需15分钟。

5、成型。煮熟的米浆变成糊状,趁热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盛器内。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来选定,一般以3.5厘米为宜。盛器内要铺薄布,装时要厚薄均匀,待冷却后用刀划成豆腐块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制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当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风处,下次煮浆时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泽。 米豆腐是贵阳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是用当年的新米经水浸泡打磨成浆,在文火是加热煮沸用卤水点制而成。食用时切成2-3寸的长条,放放葱花、姜末、蒜泥水、黄豆、黑大头菜、酱油、食醋,最后淋上香辣红油,即成一碗消暑解馋的食品 。

制作:
1. 原料
①普通籼米5 公斤。②卤水
2. 浸泡 将普通籼米在水中浸泡10~12小时。
3. 磨浆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浆机磨成米浆。
4. 熬煮 将米浆倒入先烧烫的温水铁锅内,再掺入卤水。
注意:
①水量要适当,一次性不宜加水过多。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颗粒状。如果浆糊过硬,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
②水温不宜过烫。过烫米浆易起团子,不易煮熟。
③要勤搅拌,以免煮焦。
④要煮熟。将米浆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时即可出锅,否则米豆腐易糊,不够软滑。
5.冷却 煮好的浆冷却至35℃以下。
6.点制(加凝固剂) 将卤水加入米浆里。做米豆腐1公斤浆加24~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米浆中缓慢拌匀即可。
7. 成型 将点制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温20分钟,静置冷却即为成品。

用大米制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制作豆腐6——7公斤,价值成倍增加,而且别有一番风味。其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籼型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为粘性太重,不易制作。石灰以新石灰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杂物,淘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状石灰。石灰要先调成溶浆,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后搅拌均匀。浸泡3——4小时,使米变成浅黄色,口感带苦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为止。
3、磨浆。磨浆的水和米的比例为1比2。
4、煮浆。在洗净油污的铁锅里放入适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浆。煮浆时边煮边搅,开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时用小火,边烧边搅,煮熟为止,约需15分钟。
5、成型。煮熟的米浆变成糊状,趁热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盛器内。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来选定,一般以3.5厘米为宜。盛器内要铺薄布,装时要厚薄均匀,待冷却后用刀划成豆腐块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制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当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风处,下次煮浆时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泽。

1、大米2千克,温水适量(泡过大米约1厘米),泡1小时,大米带水用石磨磨浆。
2、生石灰泡水半小时,取上层清石灰水约2千克,放入锅中(最好用铁锅,铝锅味略差)。加石灰水是关键,否则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浆,文火烧开,煮40分钟。注意搅拌,以免粘锅、烧糊。
4、倒出大且浅的盆中,凉后即成。 一、制作设备及工具:磨浆机(或石磨),煮锅,筛子(铁皮筛或竹筛),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与配方:大米5公斤,生石灰100克。
三、工艺流程:原料→浸泡→磨浆→熬煮→过滤冷却成型。
四、制作要点
1.备料:①用普通籼米即可。要求米质新鲜、无杂质。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制作。②石灰。要用新鲜生石灰,用量据原料数量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石灰过多碱性过重,制作出来的米豆腐涩口味重;石灰过少碱性过弱,制作出来的米豆腐味淡。
2.浸泡:将备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小时~12小时。
3.磨浆: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浆机(或磨子)磨成米浆。浆液浓度一般以浆水能从磨浆机上流下来为宜。
4.熬煮:将米浆倒入先烧烫的温水铁锅内,再掺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点①熬煮水量要适当,一次性不宜加水过多。要视浆糊熬煮的软硬程度确定添加水量(温水),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颗粒状。如果浆糊过硬,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②水温不宜过烫。过烫米浆易起团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搅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将米浆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时即可出锅,否则米豆腐易糊,不够软滑。
5.成型:米豆腐按其形状可分为虾子型和方块型两类。虾子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用筛子过滤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却成虾状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块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倒入盆里,让其自然冷却后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划成若干方型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23
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浆:(豆浆机)干黄豆夏天浸泡3-4小时,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豆浆了。 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第4个回答  2013-12-23
光说不练,你是学不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