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中国公布了一个重磅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整合、裁撤、组建的范围几乎涉及了国务院的所有机构,涵盖生态环境、农业、司法、金融、移民政策、退役军人事务等多个方面。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国务院已经进行过7次机构改革,基本上是“减”字当头。例如1998年的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调整为29个,行政编制精简近一半。

而这次国务院改革在“减数”的同时,更加注重了“优化”。以农业方面的调整为例,过去,与农业有关的政府管理职能分散在农业部、水利部、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等部委,无论公务员们如何努力,跨部委的沟通协调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只青蛙跳进稻田里归农业部管,蹦到岸上的树林里就归林业局管。

而改革之后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将与农业相关的职能一并纳入,理顺了权责关系。同时还将这一部门的管理职能扩大到了“农村”,“农村”是一个社会范畴,也就是说,中国通过本轮机构改革,正在把更多目光投向农村,关注农村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众所周知,改革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在涉及到权力和利益调整的时候。这就需要保证改革在设计时是科学的,执行时是坚决的,不因一人、一事、一时而妥协动摇。既然大幕已经拉开,中国的改革包括政府机构改革必然会全方位地推进下去。

中国有个成语叫“政通人和”,形容政事通达,人民安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初心和目标就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在逐步深化的改革也一定会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2
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1
改革目的就是让机构管理正规,所有的事情有人抓落实,但是现在上面交代的有人管,底下的人事落实遇到困难无人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