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长到多大的时候会比较危险?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首先,对于肺结节划分,目前把≥8mm,≤3cm的肺结节,称之为典型肺结节,而把<8mm的肺部结节才称之为小结节!

目前,虽然我们说随着螺旋CT的不断应用,对<1cm的肺结节确实发现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这种小结节的诊断是受限的,很难通过目前的诊断手段进行良恶性判别,临床上都采用影像学手段定期观察其变化为主要处理办法,而相对于典型的肺结节,在我们临床上处理起来就更加积极了!

其次,确实存在肺结节大小与良恶性危险程度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认为<5mm的肺结节,其恶性可能性0-1%;5-10mm的肺结节,其恶性可能性为6-28%;>20mm,则恶性概率更高,差不多达到60%以上,这跟磨砂玻璃样肺结节恶性程度差不多!



当然,判断肺结节良恶性方法有很多!

第一,形态上如出现结节边缘呈毛刺或分叶状,恶性程度比较高;

第二,增长速度时间,一般结节观察一年以上,无明显倍增现象,良性可能性大,但磨砂玻璃样结节除外,必须要随访观察2年以上;

第三,当然就是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比如采用动态增强CT以及PET—CT方式,但同样有对小结节诊断的盲区

同时,大家要记住一点:肺结节恶性概率除了跟肺结节大小有关以外,还跟我们本身年龄、吸烟史、结节是否有毛刺以及具体结节位置有关。

目前,临床上有一个达成共识计算结节恶性概率公式:


<3%为低概率,影像学观察为主;3-68%需进一步检查;68%以上最好做一个活检!


最后,关于我们如何做好小肺结节的复查(通常指的是无肺癌其他危险因素的),对预防肺结节恶化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根据肺结节大小进行复查时间间隔和频率进行确定,最好选择使用低剂量螺旋CT!

    <4mm,可不做复查,但如不放心,2-3后可复查一次;4-6mm,一年复查后,无变化可结束复查;6-8mm,半年及一年后各复查一次,连续复查两年,无异常后结束复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1

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但是有些时候人体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比如肺结节这个病情,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肺结节长到多大的时候会比较危险?要注意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如果大于等于1.5厘米的就属于比较危险的了,平时应该注意不要抽烟或者是保持家里的清洁卫生等,下面我们具体来解释一下。


我们都知道,肺结节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病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恶化的越来越严重,严重的还会影响我们的肺部的正常呼吸。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很少听到这个词的,肺结节发生在人体中的肺部,因为肺部是我们人体与外界进行呼吸的器官,是保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器官之一。

对于这一问题,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尽量不要抽烟,我们都知道,香烟里面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一旦学会吸烟那么就会对烟瘾产生兴趣,时间久了就会有烟瘾,香烟里面的各种有害气体会对我们的肺部以及牙齿在成及其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尽量不要吸烟。

其次就是在生活中要经常保持家里面的清洁卫生,家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保持干净的卫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干净的呼吸环境,从而对我们的肺部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方面尽量遵循荤素搭配的原则,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给身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以及水分,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简单而且很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21-03-16

肺结节是指肺部3厘米以下的球形病变。随着胸部CT在体检中的广泛应用,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也发现很多人有肺结节,没有任何不适,也因此感到害怕。他们害怕自己是网上说的肺癌,所以结节长大是很危险的。

结节分为实心结节和磨玻璃结节

肺结节根据密度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密度较高。胸部CT表现为白点的称为实性结节,毛玻璃结节密度较轻,像玻璃上的哈水汽。这两个结节的处理不是特别一样。相对来说,毛玻璃结节或内部实心的混合结节与毛玻璃在处理上是不同的。毛玻璃结节,尤其是纯毛玻璃结节,往往是恶性的。

结核的风险从其变化来看更为重要

一般来说,结节再大,只要不变就没关系。当然,较大的结节更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而较小的结节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无论是磨玻璃结节还是实性结节,复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直径变化,都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必要时手术切除。

一般来说,6 mm以下不用太担心。

一般6mm以下结节较为良性。有人会说恶性肿瘤是从1mm一点一点长出来的。这里有个概率问题。一般来说,良性病变较小,相对稳定,大多止于6mm以下,所以很小的时候就有更大的机会被发现,而恶性肿瘤,尤其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生长迅速,所以容易在较大的阶段被发现。6mm以下的结节可在首次发现时密切随访复查,然后复查间隔可逐渐延长。如果保持不变,最后可以延长到一年一次。

直径1厘米以上的结节应进一步检查

直径大于1cm的结节比小于8mm的结节更容易恶性,需要去医院检查。为什么不在8 mm的时候做检查,一方面是因为结节太小,其内部性质和细胞活性与周围细胞没有明显的区别,PETCT等非侵入性检查无法区分。另一方面,由于结节太小,经支气管镜、肺穿刺等肿瘤侵入性检查确认后,无法准确获得标本。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结节超过1cm,并不意味着小于1cm的结节可以忽略。一般来说,大于6毫米小于1厘米的结节可密切随访或在扩大时手术切除。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有效区分结核的性质。

结节手术后根治率是多少肺结节尤其是小于1cm的结节根治率很高,接近100%。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手术切除后,也不需要化疗。结节的根治率随着结节的增多而降低,大于3cm的肿块根治率会降低到30%以下,大部分需要术后化疗。

第3个回答  2020-09-16

说起肺结节,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名词,事实上,肺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器官,其胸部受侵率高达80%~90%。根据研究发现,肺结节呈世界分布,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东方民族少见,多见于20到40岁,女略多于男。一般来说,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前者的密度较高,在胸部CT上变现为白色小点的称为实性结节,后者的密度较淡,像是哈在玻璃上的水汽,两种结节的处理并不是一样的,相对来说磨玻璃结节或者内部实性又伴有磨玻璃的混合型结节处理起来不太一样,磨玻璃结节,尤其是纯磨玻璃结节更倾向于恶性。

事实上,肺结节的危险性并不是它有多大,而是它的变化趋势。正常情况下,对于一个肺结节而言,只要它不发生变化,就是安全的,但是一旦肺结节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从临床数据上来看,当肺结节的尺寸在6mm以下的时候,一般都是偏良性的多一些,当然,也有人质疑说,恶性肿瘤也是从1mm一点一点的长起来。事实上,在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一般来说良性病灶小且比较稳定,大部分停止在6mm以下,因此被很小的时候查到的机会比较大,而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肺癌,生长较快,所以容易被在较大的阶段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直径在1cm以上的结节,其恶性的可能性比6mm以下的结节要大很多,因此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那么,为什么不在6mm的时候就做检查?,之所以会这样,还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这个时候结节太小,其内部的性质以及细胞活跃程度并没有和周围的细胞明显的区分开来,无创检查比如PETCT还无法将之辨别出来;其二是因为结节太小,做气管镜和肺穿刺等肿瘤确诊性有创检查又无法准确的取到标本,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当结节超过1cm的时候才采取行动,但并不代表小于1cm的结节就可以不重视,一般来说超过6mm又小于1cm的结节要么密切随访,要么在发生增大的时候手术切除,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分辨结节的性质。

对于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也是不需要做手术的,当然,对于小于1cm的肺结节,手术的根治率也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不过,当肺结节的尺寸大于3cm的时候,其根治率就会降到百分之三十一下了,很大一部分需要化疗。

第4个回答  2022-06-08
肺结节是肺内小于3cm结节状病灶的总称,其中小于1cm的又称肺小结节,小于5mm的又称肺微小结节。肺结节根据密度不同又分为纯磨玻璃结节,亚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肺微小结节基本是安全的,不需太担心。大于8mm就要引起关注。
国际上对大于8mm的肺结节随访策略如下:
1 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
亚洲共识指南建议3个月-6个月复查CT,确定病灶是否还存在,如果病灶不变,需每年复查CT。
2.孤立部分实性结节
亚洲共识指南建议结节≤8 mm时,3个月、1年、2年复查3次CT,然后每年复查1次CT;建议结节 >8 mm时,3个月复查1次CT,可行抗炎治疗、手术或非手术方式活检,活检前可先行PET-CT检测。
3.实性结节
亚洲共识指南建议低危人群3个月到半年之间、9个月到1年之间、1年半到2年之间复查3次CT,若肺结节较前增大,则建议活检;建议中危人群行PET-CT扫描,高度怀疑者可行活检,中低度怀疑者建议定期监测;建议高危人群行活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