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翻译,简单点。

如题所述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人物对话儿童哲理寓言初中文言文文言文
译文全译逐句
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注释
(1)东: 东方。
(2)游: 游历、游学。
(3)见: 看见。
(4)辩斗: 辩论,争论.
(5)辩: 争。
(6)其: 代词,他们。
(7)故: 缘故,原因。
(8)以: 认为。
(9)始: 刚刚,才。
(10)去: 离;距离。
(11)日中: 正午。
(12)初: 刚刚。
(13)车盖: 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4)及: 到。
(15)则: 就。
(16)盘盂: 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7)沧沧凉凉: 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18)探汤: 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19)决: 决断,判定,判断。
(20)笑: 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1)孰: 谁。
(22)汝: 你。
(23)知: zhì,通假字。“知”通 “智”聪明、智慧。
作者
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著有《列子》。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皇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这样解释某些人认为列子是后人假托的也不过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6
两小儿辩日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1]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1)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2)说话要有理有据。(3)要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4)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虚心学习。(5)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6)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的思考。(7)学习两小儿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英语翻译
  Two children's Day
  作品原文
  两小儿辩日(1)
  孔子东游(2),见(3)两小儿辩斗(4),问其(5)故(6)。
  一儿曰:“我以(7)日始(8)出时去(9)人近,而日中(1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11)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12),及(13)日中则(14)如盘盂(15),此不为(16)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7),及其日中如探汤(18),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9)也。
  两小儿笑(20)曰:“孰为汝多知乎?(21)”
  注释
  选自《列子·汤问》。原文共十三章,这是第七章。《列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列御寇编写。
  东游:向东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
  其:代词,代“两个小孩”。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等到,至。
  则:就。
  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决:判断。
  笑:嘲笑,讥讽。
  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孰:谁。为:同“谓”,说。汝:你。知:通假字。“知”同“智”,聪明智慧。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第2个回答  2020-04-30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第3个回答  2020-03-11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第4个回答  2020-04-01
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