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有几种

如题所述

(一)气虚阳虚 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方可选独参汤加减。经验方: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b.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方可选补中益气汤。

c.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方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经验方: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阴两虚 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a.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经验方: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煎后一日分三次服用。(有发炎疾病、火气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方。)

b.肾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三)诊治参考:

有些报导,辨证时,属气血双亏,用八珍汤、十全大补、人参养荣汤气虚痰厥头痛:用半夏天麻白术汤。脾阳虚痰饮作眩:用苓桂术甘汤。

预防:

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及足够的睡眠。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过规律的生活。

低血压患者入浴时,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晕倒,泡温泉也尽量缩短时间。

对血管扩张剂,镇静降压药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人:

可以穿弹性袜。夜间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动四肢,或伸一下懒腰,这样活动片刻之后再慢慢起床,千万不要一醒来就猛然起床,以预防短暂性大脑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闭合双眼,颈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后慢慢站立起来,持续约10一15秒钟后再走动,即可达到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目的。

◆ 红 参 是商品人参的一个重要品种,其种类繁多,常见的粗加工品种有:普通红参、边条红参、全须红参、红参须、红参芦、红参剖等;精加工品种有:长白山红参、新开河红参、红参片、红参粉等.
◆ 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其加工方法是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红参在蒸制过程中,因为热处理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份上发生变化。会生成水参及白参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红参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G-Rh2,Panaxytriol,maltol等。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maltol俱有抗氧化作用。干后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红参较白参相比组织致密、坚固,储藏性良好。红参一般有效期限10年,白参2年。
◆ 商品红参分为"普通红参"和"精制红参"两大类,又有全须红参和光支红参之分。常见的"普通红参"品种有:边条红参、一般普通红参;常见的精制红参如:"新开河人参"、"皇封参"、"中国吉林红参"、"长白山红参"、"中华红参"等20多个品种。
◆ 从古代开始,人参就应用于补气、滋阴、益血、生津等;俱有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这些作用红参与白参没有严格的区别,但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参强于白参。久服红参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抑制肿瘤、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红参适合于老人、久病体虚者。红参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之特点,是阴盛阳虚者的首选补品,医疗上治疗虚脱或强补多用红参。
产品介绍 →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产品介绍:
红参
对于那些畏寒怕冷、手脚不暖、头晕体倦、阳气衰弱、四肢乏力、关节酸楚和气血不和,以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可以选用红参。因为红参的药性带一些热性。常见的红参品种有:普通红参、边条红参、全须红参、红参须、红参片、红参粉等。
产品特性:

红参是人参的两次蒸制加工而成。其色泽红润,也有褐黄色者。红参温,味甘而微苦,其气浓香。红参具有良好的大补元气,回阳固脱的功用。至于临床常见的肺虚咳嗽,脾虚久泻久痢,中虚胃冷,血虚眩晕,肾虚喘促,都应该选用红参进补,以益气补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气虚是人身体元气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这一群体气虚的人越来越多。女人气虚,男人也爱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通常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中医理论讲,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气虚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手术后及疲劳过度等因素所致。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诸证,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下面我们介绍几个脏腑气虚的特点。

1.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辨证施治

1.肺气虚

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治则:补益肺气。主方: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防风等。

2.肾气虚

(1)一般肾气虚证 证候;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治则:补肾益气。主方:肾气丸加减。方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党参、白术。

(2)肾气不固证 证候;除一般肾气虚证外,还有小便频数清长,或余沥不尽、夜尿多、遗尿;或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或胎动不安,滑胎者。治则:补肾固涩。方方:肾气丸加减,或用金锁固精丸、缩泉丸。方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等。

(3)肾不纳气证 证候;在肾气不固基础上,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短,动则喘甚者。治则:补肾纳气。主方:七味都气丸加参附龙牡等。方药:五味子、熟地、丹皮、泽泻、茯苓、山萸肉、淮山、枸杞子、菟丝子、附子、人参、龙骨、牡蛎、蛤蚧、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

3.脾气虚

(1)一般脾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治则:健脾益气。主方:六君子汤。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法半夏、陈皮。

(2)中气下陷证 证候: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见少气乏力,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治则:补中益气。主方:补中益气汤。方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枳壳、法半夏、陈皮。

(3)脾不统血 证候: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治则:补脾摄血。主方:归脾汤。方药:黄芪、当归、元肉、木香、远志、酸枣仁、生姜、大枣、党参、白术、甘草、阿胶等。

4.心气虚

证候: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治则:补益心气。主方:四君子汤,养心汤。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远志、当归、柏子仁、酸枣仁等。

5.阳(气)虚

证候: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治则:补阳益气。主方:参附汤。方药:人参、附子、黄芪等。

如何预防气虚?

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气虚体质是小儿常见体质之一,常出现于鼻过敏、气喘、消化障碍、身材矮小、尿床、容易感冒、肥胖及心脏病等疾患。气虚患儿,平时应注意饮食。
第2个回答  2020-10-26
1.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第3个回答  2020-10-26
人身体的气虚也分为多种情况,比如有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阳气虚,心气虚等症状。经常头晕,四肢无力多见于肾气虚。面色发黄,食欲不佳,多见于脾气虚现象。还有半夜容易起夜,也就是失眠现象,多见于肾阴虚症状。目前主要是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尽量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同时适当地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也要调理好睡眠的情况,可以应用一些安神补脑的药物,必须调理好睡眠,这样才有利于整体症状的恢复的,平时可以多煲汤喝。
第4个回答  2020-10-26

肺为气之主,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

——川穹

“老师,我看了您发的养生知识发现自己最近有些气虚,身上老觉得没有力气,爬个楼梯就累,就自己买了点西洋参喝,可喝了半个月也没有效果,我是怎么回事?”

我无奈摇摇头,这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这里再向大家强调一次,在调养身体之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的人士,否则调反了方向只会南辕北辙。西洋参是补气的珍贵中草药材,但是气虚也分为好多种,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一种才能更好的养护身体。


肺气虚

在中医中,肺为生气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在肺的生理功能减弱时,即肺气不足时,在人体就容易表现为咳喘、痰多、动则益甚,气短,声音低微,神疲体倦,畏风。

肺气虚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容易感冒,咳喘气喘、气短、容易悲伤。

因为肺脏位于五脏六腑的最上端,为“娇脏”,很容易受到风寒暑热的侵袭,所以肺气虚的朋友很容易感冒。

又因为肺主气、主呼吸,所以肺气虚时,人还会有呼吸气短、急促的现象,一些心慌气短的朋友,总是感觉气提不上来,其实就是肺气不足的缘故。

容易悲伤怎么说呢?肺脏对应的情志为悲,过度悲忧伤肺,在肺脏生理功能出现异常时人也容易悲伤,这是情绪与脏腑相互影响的结果。

像是红楼里的黛玉,终日郁郁寡欢、悲伤哭泣,最终死于肺结核,其实就是肺气虚所致。


在养护肺气时,一些养生气功像是五禽戏、太极、静坐等都可时常练习,这些传统的气功对气的生成与运行大有裨益。

脾气虚

脾气虚主要表现为纳少、腹胀、食后尤甚,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脾气虚的朋友有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一吃饱就困!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在吃饱饭后立刻就困、倒头就能睡,这样的“能吃能睡”其实是典型的脾气虚。

这是因为在进食后脾气要集中消化食物,血液都集中在胃肠部,人的大脑就处于缺血状态。这其实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但若是身体脾气不足、无力升清化浊,这种因缺血引起的困倦就会特别明显。

此外,像是腹胀、食欲不振、肌肉松软、身体容易疲惫无力等也和脾气虚有关。

肾气虚

肾气虚兼杂肾虚与气虚的双重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泄,滑精,小便清长且次数多,腰膝酸软,听力减退,气短自汗,倦怠无力。

相比于气虚其他的分类,肾气虚是比较好辨认的一种。在养护起来除了需要补气,更需要的是补肾。秋冬季天气寒冷,正是补肾的最好时机,一些补肾的食物,像是芝麻、板栗、桑葚、枸杞、羊肉、乌鸡等,大家都可适量吃些。


一些补肾的本草药材,像是黄精、何首乌、芡实、杜仲、鹿茸等,大家可在咨询过专业人士之后再适量进补。

心气虚

心气虚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自汗、胸闷不适、神疲体倦、脉搏过快或者过慢。

若是朋友们频繁出现心慌、胸闷不适等表现,那就应该及早养护。心为一身之君主,在五脏六腑中居首要地位,要是心气不足且没有及时养护,那么很容易牵连到其他脏腑,造成多个脏腑功能失调。

在养护方面,一些补益心神的本草药材,像是酸枣仁、茯神、柏子仁、百合、莲子心等都可用来养护心气。

阳气虚

阳气虚也是气虚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小便清长。

阳虚则寒,阳气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怕冷了,尤其是在冬天,一些女性朋友总是手脚冰凉甚至生冻疮,就是与体内的阳气有关。

阳气是人存生的根本,阳气若是虚人就很容易生病,在养护时,阳气不足、怕冷的朋友可多晒太阳,这是养护阳气最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似简单的气虚,其实也分为好多种,朋友们在养护时要分清症状、对症下药才能有理想的养护效果。气虚的几种,你会辨认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