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子孙糕有哪些详细的做法分享?

如题所述

双林子孙糕,又称子孙饽饽,是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双林镇的一种传统名点,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这种糕点以其形状像小孩的帽子而得名,寓意着子孙满堂、家族兴旺。以下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双林子孙糕的做法:
材料准备:
糯米粉:500克
白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水:适量
红枣:适量
枸杞:适量
核桃仁:适量
芝麻:适量
猪油(或植物油):适量
红色食用色素:少许(用于调色)
制作步骤:
准备工作:将红枣、枸杞、核桃仁提前浸泡,使其软化;芝麻炒香备用。
和面:将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和水,搅拌均匀,和成一个稍微偏软的面团。面团的硬度要适中,太硬会导致成品口感不佳,太软则不易成形。
调味:在面团中加入少许红色食用色素,搅拌均匀,使面团呈现喜庆的红色。
分割面团:将和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剂子,每个剂子大约30-50克左右。
包馅:取一个面剂子,用手掌压扁,放入提前准备好的红枣、枸杞、核桃仁等馅料,然后将面团包裹起来,捏紧封口。
成型:将包好馅的面团揉圆,然后用手工或模具将其压制成子孙帽的形状,顶部可以用黑豆或黑芝麻作为装饰,模仿帽顶的图案。
蒸制:在蒸锅里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或者蒸笼纸,将成型的子孙糕放入蒸锅,大火蒸约20-30分钟,直到子孙糕完全熟透。
出锅:蒸好的子孙糕取出,表面可以刷上一层猪油(或植物油)增加光泽,撒上炒香的芝麻作为装饰。
冷却:将蒸好的子孙糕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冷却,待其稍微硬化后即可食用。
双林子孙糕的口感糯软香甜,馅料丰富,是节日庆典和家庭聚会时的传统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馅料的种类和比例,也可以尝试不同的模具和造型,创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子孙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双林子孙糕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因此在家庭制作时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掌握。此外,由于糯米粉和糖的比例、水分的多少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口感,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