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八仙歌的八仙是指

如题所述

《饮中八仙歌》的“八仙”是指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一、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

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二、贺知章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三、李适之

李适之,原名李昌,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神龙政变后,进入仕途,历任右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等职。治政宽和,深得人心。

天宝元年(742年),代牛仙客为左相,并兼任兵部尚书,封渭源县开国公,其后与中书令李林甫争权不敌,渐渐失宠。天宝五载(746年),罢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同年七月,李林甫上奏弹劾李适之与韦坚结党营私,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

四、李琎

李琎,字嗣恭,小名华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孙,让皇帝李宪长子,“饮中八仙”之一。雅好音乐,姿质明莹,肌发光细,称为“花奴”和“酿王”。擅长弓箭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册封汝阳郡王,累迁太仆卿同正员、特进。天宝九载(750年),去世,追赠太子太师。

五、崔宗之

崔宗之,本名崔成辅,字宗之,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宰相崔日用之子,饮中八仙之一。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相貌英俊,玉树临风,袭封齐国公。历任左司郎中、侍御史,坐事谪官金陵,不知所终。

六、苏晋

苏晋,字号不详,雍州蓝田县(今陕西省蓝田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兖州都督苏珦之子。出身武功苏氏,爱好属文,作《八卦论》。举进士出身,累迁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负责撰写制命。出任泗州刺史,袭封河内郡公。开元十四年,迁吏部侍郎,负责选官事务,颇有时誉。开元二十二年,迁太子左庶子,卒于任上。

七、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八、焦遂

焦遂,唐朝人,平民,以嗜酒闻名,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等人为酒友,并称“饮中八仙”(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饮中八仙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