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中国车会不会在全世界撵着对手跑?

如题所述

作者:谢人杰

8月10日,文旅部公布了第三批出境团队游的名单,名单增至138个国家。后疫情时代“打开国门”这件事,基本做完了。至于网上有人吐槽外国人来得少(只有2019年1/4),这当然是废话,2019年往返机票1万元,现在3万元,人多才怪呢。随着放开,机票价格早晚打下来,剩下的事就不用说了。

带节奏的舆论不会管那么多,只顾着输出焦虑和自我攻击的情绪,以至于成了智商筛选器。有人在日本街头录了视频,说看不见几辆电动车,还问是不是人家都不带咱玩啦。和旅游这事异曲同工。


攻守之势何时易形的

话说上海车展是后疫情时代第一个重磅车展,当时一开门两边都吓了一跳。老外同行惊讶于中国品牌汽车的设计思路和工程实现能力,中国企业这边惊讶于时间没有给外国同行带来太多痕迹。

这么讲似乎有点主观,但随后的事实是,大众找了小鹏合资,奔驰买了蔚来的换电技术,宝马和捷达买了零跑的第三代平台设计(尚未正式公布)。将来这种事会丧失新闻传播价值。这是用股东的钱投票,很严肃的事情,它意味着什么,指向性是非常明确的。

从2020年到2023年,不过两三年时间,为什么中国品牌从引进技术,转向输出技术。那一边口号喊了一堆,实际进展寥寥;这一边做的工作……现在需要那边拿钱弥补短板了。两边好像在这段时间里进入了一个流逝速度不同的时空。

罗马当然不是一天建成的。从结果上看,这个变化早就发生了。中汽协给出的2017年以来国别品牌市占率曲线。2020年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品牌在这一年跌至本周期低位(39%),此后一路向上,到2023年7月,市占率57.2%。而损失最大的是德企和日企,也都是在2020年触顶,然后走低,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是单边走势。美系小有增长,但已经无法左右大局。法系韩系早就趴在地上,连上桌下注的资格都没了。

到现在,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不足中国品牌1/10,攻守之势早就易形了。


厚积而薄发

我们没能力挨个讨论具体的工作,只说几个点。

一个是20年来,互联网巨头只诞生于中美,没其他国家什么事。这是典型的市场规模决定创业走向的例子,并非群体智商或者营商导致的。顺便说一句,印度人口虽多,但“有效人口”太少。

另一个,现在中国的科技论文数,从2022年开始就是全球第一,美国排到第二,日本第六。区别在于,中国的论文材料学居多,美国的则是医药占优,其他国家都是断崖式落后。日经还来一句酸溜溜的话说:“中国的论文,被本国引用的居多”。他们只说了部分事实,中文作为工具,全球范围内掌握的还远远赶不上英文,别国引用少很正常。说好的用SCI影响因子来界定呢,这又搞双标。

第三个是中国工程师数量,是G7之和的1.5倍,发电量是美国的3倍,工业增加值比G7之和多20%,2023年7个月新增光伏部署量,等同于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到今天的积累。

第一工业国小小才艺展示,不值一哂。这种数据太多,挂一漏万。

既然中国拥有美国2.5倍的乘用车市场,已经达7、8年之久,如此巨大的需求,再加上巨量的资金和工程师,导致创新推动力为世界第一,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之所以德美日汽车产业还能是支柱,不过是吃了存量。存量能吃多久,要看自我激励还是自我安慰。

同样道理,战后的几十年里,最大汽车市场一直是美国。所有在美国市场混得好的品牌,都在技术积累上站到前列。至于德国,不能只看德国市场,因为有欧盟存在,宝马可以把电缆供应商放在乌克兰(现在已经被打烂了)、接插件放在匈牙利、发动机放在捷克、冶金放在莱比锡,欧盟市场对于德国人来说,自然也是平的。

为什么同样道理,在德美日那里好用,到中国这里就不承认了呢?这不就是自我PUA吗。

当下的问题在于,存量优势和增量优势,站在当前时间点上,谁更厉害。答案并非只有黑白二分法,但有了偏移的迹象。随着时间推移,一元答案将越来越清晰。


先进性与国民性

这里面讲一个思路。有些人把先进和规模独立考虑,甚至对立。有的举出英国赛车设计的优势,还有的讲欧洲一些跑车的牌子,不都是小而美、小而强吗?

其实从长期角度,两者是一回事。没有规模,就不可能长期保持先进,吃完老本算完。这个世界没有简单的工业,也没有低端的工业,前提是在国内就能找到所有上游。任何一个能大规模生产出来的标准工业品,都需要巨大规模的重化工业、制造业的加持。那些初级工业国只是加工组装而已。这些国家,在全体系工业国面前,和农业国没什么差别。

这个规模,指的不是地理,不是人口,不是资源禀赋,这都是基底,是间接因素。真正决定的规模即实力的,是市场宽度。有了世界第一的市场,早晚超越对手存量,迸发出世界第一的技术实力,还能加速甩开对手。

除非全中国搞汽车的企业,都是彻头彻尾的买办。“买办”这个词,虽然貌似有点贬义,但在本文被限定为一种企业生存方式。其实如果当年合资路子,按照老外的想法一直走下去,还真就是买办的路子。但是历史的真实走向不是这样,想自己掌握品牌、技术和供应链的想法,很快占了上风。合资自主、孵化、创业公司,都是这么来的。

当然,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公司,最大的作用,是将产品的设计思路,转向互联网方式。也就是跑到对方地盘上去,将规则改写成自己的熟悉方式,然后以丰富的经验,取得技术性领先。

这些看似取决于某个人、某些人的决定。其实不是,是大国国民的底层思维方式在起作用。就像中国执着于统一一样,谁不这么想,谁就是反动派。小国企业当买办,完全当得心安理得。就算当初有创造,比如捷克人将斯柯达卖给德国人,然后安心在德国人手下干活,还干得不错。他们的舆论场上,没人指责他们的生存方式。

到了中国,买办作为权宜之计尚可。如果翅膀硬了还不想飞,就想地上啄米、窝里抱蛋,那么就是殖民地思维。大国里也有这种货色,但很少,不大可能长期窃据高位。

这种文化底蕴,其实在各行各业都发生类似的作用。不只是汽车。


世界虽大,还往哪跑

这同样能解释,为什么现代-起亚、斯特兰蒂斯,今年在全球都拿到破纪录的利润,唯独在中国业绩不好;也能解释,这种情况下,虽然他们喊了很多次要撤,但毕竟没撤。其实不到山穷水尽(赔到股东再也不愿意往无底洞里徒劳地填资金),应该不会撤的。

离开中国会更好,如果加上一些时间限定,可能是对的。但是,有些跨国企业(比如德企)认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对于培育企业竞争力,是有好处的。这些经验和技术积累,也会对全球运营有帮助。翻译一下,就是中国市场是个养蛊场,如果不参与这个游戏,等到里面蛊王杀出来,还往哪跑。跑路冲动,这不是和南宋小朝廷想一块去了吗,汴梁而临安,临安而福安(福州),福安而广州,广州而崖山,没地儿去了吧。好歹后者还能蹈海死节,买办比不了。

当然,世界不是平的。美国市场对中国整车关税27.5%,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杀进去,又有IRA、CFIUS左右护法。中美政治对立是根本,不以换届而改变。其实欧洲也同样,如果敞开了让中企投资本地化,韩企还能以性价比大杀四方吗。届时天下虽大,还能往哪儿跑,总不至于跑回蔚山老家吧。

至于广大亚非拉,欧美变色了之后,不过传檄而定。基于思想钢印,非洲不少地方还热衷于玩丰田二手车。到时热衷于玩中国品牌的二手车,也保不齐。

中企在全世界撵着对手跑,会不会发生,非常依赖全球地缘政治的变迁。很多人都说全球化已死。准确地说,去工业化的美国,组织起了全球化(全球分工体系、自由贸易);而中国的崛起,迫使美国把自己搭的架子拆了。

但为什么一定是美国来组织和破坏(全球化)呢?中国治下的全球化,全球分工体系和全球市场会重建,只不过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至于是不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看到,这个不好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