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加热后为什么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皮?

如题所述

这层“皮”是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上浮所致。牛奶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在常温时溶解或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一个稳定体系。但牛奶制品在加工之后,其中会残留一种酶叫作脂肪酶。在牛奶的储存期间,这些脂肪酶会把牛奶中的脂肪球膜蛋白(一种蛋白质)分解,释放出自由的脂肪球。由于脂肪球的密度比水低,蛋白质的密度比水高,因此这种分解会导致脂肪球的上浮,而球上残存的脂肪球膜蛋白也随之上浮。

工厂在生产牛奶制品时,会采取一种叫作均质加工的方法抑制脂肪球的上浮,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使牛奶中的脂肪球均匀化、颗粒化,从而让每个脂肪球都被相对更多的蛋白质覆盖。所以常温时该现象并不明显。

牛奶被加热之后,情况就不同了。液体流动时,在其分子之间会发生摩擦,这种摩擦宏观上的表现就是液体的黏性,其强弱可以用黏滞系数的大小来表征。当液体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运动加剧,其黏滞系数也就相应减小。所以,加热牛奶之后,上文提到的分解反应在加速进行的同时,牛奶的黏滞系数也下降了,与此同时,脂肪球的上浮阻力也相应减小了,这就导致牛奶中一部分脂肪球和球上残存的蛋白质会快速堆积在牛奶表面。

又由于热牛奶表面与空气有温度差,表面的牛奶皮水分会快速蒸发,脂肪、蛋白质等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就形成了一种凝固物,这就是那层奶皮这层奶皮。

主要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且蛋白质以乳白蛋白为主,可见它的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经常煮牛奶的小伙伴们一般都会发现,牛奶经过煮熟之后冷却,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厚的奶皮,香喷喷的,这其实是牛奶中的脂肪上浮形成的,根据这个原理,现在很多甜品店都会有双皮奶。

一、奶皮的形成

奶皮主要是由脂肪上浮形成,但是它的成分中不止含有脂肪。牛奶在加热的过程中,脂肪会发生膨胀,牛奶中的粘度也会下去,这些反应会促进脂肪上浮,使得脂肪聚集。随着温度越来越高,脂肪球膜蛋白发生了变性,使得脂肪越来越不稳定,就很容易凝结在一起。凝结在一起的脂肪还会吸附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使得牛奶表面的张力下降,之后就会形成一层稳定的皮膜。

二、常温下不会形成奶皮

牛奶只会在加热的情况下形成奶皮,在常温下一般不会形成奶皮。折射因为加工的时候牛奶均经过了“均脂”的加工工艺。也就是说,将牛奶中的脂肪打散,让油脂均匀地分布在牛奶中。当牛奶被加热之后,原有的稳定结构就会被破坏,脂肪等物质就会慢慢上浮形成奶皮。但是减肥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以这种方式不再表面的脂肪含量都是有限的,就算吃了也不会影响减肥的效果。

三、制作奶皮

一般来说,在煮牛奶的时候,将牛奶倒入小锅中,用小火慢慢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粗心,要看护好奶锅。当稍微起泡的时候立即关火,将奶倒入小碗中,让牛奶在室温的状态下自然冷却,大概20分钟左右,你就会发现牛奶的表面慢慢地结了一层这样的奶皮。用筷子将奶皮轻轻地挑下来,就可以吃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会制作奶皮吗?欢迎分享经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8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营养物质。当牛奶煮沸后,粘度下降,诸如脂肪等营养物质将会部分上浮,在蒸发冷却的过程中,这些上浮营的养物质在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膜,俗称奶皮。

第3个回答  2019-08-21
工厂在生产牛奶制品时,会采取一种叫作均质加工的方法抑制脂肪球的上浮,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使牛奶中的脂肪球均匀化、颗粒化,从而让每个脂肪球都被相对更多的蛋白质覆盖。
第4个回答  2019-08-21
这个是一层营养物质,液体流动时,在其分子之间会发生摩擦,这种摩擦宏观上的表现就是液体的黏性,其强弱可以用黏滞系数的大小来表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