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考上高中,让他读职业中学如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孩子没有考上高中,是件让人揪心的事情。如果让他直接就业又还没有达到法定年龄,而且他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过早进入社会容易走弯路。况且,如果不是家庭经济很困难,你也不忍心呀。

对此我认为可选择的路有三条:

1.花钱择校读普高或私立高中。

2.读职业中学。

3.出去打工。

这三个选择中,无疑第一个最佳,其次是读职校,最差就是去打工。

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为什么宁愿花高价择校读普高、私立高中都不去读免费的职校?

原因有以下几点:

1、职校生源差,学校管理松散,纪律差 ,学生处于这种环境容易学坏。

邻居的儿子前几年没有考上高中,就去读职校,没有学费,还有生活补贴,父母高兴坏了,以为是最好的选择。

但几年下来,他儿子不但学会了抽烟,喝酒,还带女同学回家住,父母也管不了。毕业时,分到一个工厂当焊工,但是就业环境辛苦,工资低,很快邻居小伙就待不住辞职了,现在也是频繁换工作,经常处于待业状态。

邻居一提起这件事就后悔,说如果当初花钱买个高中读,结果也许就会不一样了。当然一个人学好学坏不但与环境有关,还与个人的自身素质有关。

2、职校生就业容易,但工资低、出体力,上升渠道小。

其实职校毕业是很容易就业的,大部分职校会和一些企业联合办学,定向为企业输送技工。比如电焊、汽修,甚至一些工厂的流水线作业等,学校一般在学生毕业时都会推荐就业。

但是推荐的职业就业环境一般不会太好,工资也不高,技校毕业生能在推荐就业的岗位呆足两年就不错了!再换工作?继续找卖体力,卖时间的工作。

找编制、找工资高、找有点技术含量、找有发展空间的?对不起,学历不够,再说在职校读书本身也没学到什么,就算聘用了,也大多不能胜任。这样一来,职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一眼就望到头了。

有些人说,好多人不读大学,小学毕业不也大老板当着吗?这是最误导人的小概率事件,请问这种小概率事件有多大可能落在自己头上?

如果孩子读高中并考上了大学,情况就大不一样。考上大学意味着获得一个较好的学习平台,毕业后评借学历又可获得较好的工作平台,这是职校生不曾拥有的。

或许一个职校毕业生通过10年或更久的努力才能获得与大学生毕业刚参加工作时相当的资源,这就是平台与起点不同带给孩子的区别。

第二、读普高或私立高中有什么优势?

就读高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中生源质量比技校好,学习氛围较浓厚,有利于学习。

再怎么普通的高中,也是有升学率要求的,这会促使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学风建设、校风校纪建设,这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并且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2、只要上了高中就有机会考上大学,最坏的打算是先考大专,再专升本。

我们目前的状况是考高中的难度远大于考大学的难度!只要上了高中,就等于一脚踏入了大学校门 。

2018年广东的本科投档线是理科390分,专科是160分;文科本科投档线是455分,专科是170分。高考满分总分为750分,如果将本科划线折合成百分制是理科52分,文科60分就可以上本科了!而专科根本不用多少分就可以上。

如果你的孩子上了高中就有很大机会上本科,最起码能上专科,然后再专升本也不错。如果上技校再深造那就不是一般的难。

3、现在就业门槛高,强调全日制大学学历,没有足够的学历,90%以上的好职位都将你挡在门外!

现在事业编、 公务员的招考对学历的要求绝大多数为本科以上,少数职位只要求专科,要求中专的几乎为0!

在企业里面一些较好的岗位最低要求也是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所以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孩子不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当年没有考上高中,就择校读了一所县三档的高中,当时大家都说那个是“料”高中,(按我们当地方言,“料”就是休养,纯粹玩的意思)负责把孩子养大一些就是了。

三年后她考了个很不起眼的3B类专科,就是最低档次的专科,分数很少的那种。

专科三年毕业后拿到幼师证,先在县幼儿园当老师,而后通过努力也当上了保教主任,正向园长职位进军,虽然在平凡岗位上工作,但最起码也是在编幼师,而且也有一定的上升渠道。

综上所述,当孩子没有考上高中时,虽然择校读高中需要花费一大笔钱,但只要家庭条件不是太辛苦,或者能想到借钱的门路,都咬牙供孩子读下去吧,或许经济发生良好的转机就在孩子大学毕业之后的几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