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更重要,态度好说明这人谦虚,有一定的修养,会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力并不是天生带来的,需要经验积累,需要刻苦努力去赢得,这是那些谦虚谨慎人的奋斗目标。
要了解自己,主要是核心价值观念、动力系统、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等。方法:可以自我探索,可以请他人做评价,可以借助心理测验——充分地了解自己。
要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方法:询问业内的专家达10名以上,参照业内成功人士。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职业兴趣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在生涯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与个人的个性、自身能力、实践活动、客观环境和所处的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职业规划对兴趣的探讨不能孤立进行,应当结合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因素来考虑。了解这些因素,有利于深入认识自己,进行职业规划。
工作至今,将近14年。毫不谦虚的说,我自认为我的工作能力比很多人都出色。但是很多不如我的人都升职了。我却沦为了领导眼中的刺头。就是那种工作能力强,业务扎实,工作靠谱,但是不够听话的下属。因为在领导眼中,我不够乖,不够圆,不够软。
坦白说,如果我是领导,我有两个下属。一个下属工作能力很强,把工作交给他完全不用担心,但是狂傲,自视清高,不够听话,常常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经常顶撞我。另一个下属工作能力很平庸,但是态度谦和、恭顺,把领导的话当圣旨,对领导车前马后。“好的,领导。”“领导说得对!”“我们领导说……”这些话是他们的口头禅。
这样的两个下属,我肯定会更喜欢比较平庸的那个。不是因为喜欢被拍马屁,而是在职场上,与个人能力高低相比,能否与其他人顺畅沟通,通力合作,是更重要的职场优势。
因为在职场上,讲求的是团队的通力合作。一个团队的成员可能每个人都很平庸,但是他们只要够听话,够服从安排。他们发挥的功效,会远远大于一两个特别突出、工作能力特别强的人能做出的成绩。
简单直白地说,一个单位,一个团队,就像一张车。每一个人都是这张车上的一个小部件,一个螺丝钉。对于这张车来说,没有哪一个螺丝钉是非他不可的。只要螺丝钉齐全,只要这些螺丝钉质量不算太歪,车都能运行起来。而且螺丝钉越平庸,越听话,这张车的操控性就越好,越能发挥最大功效。
而那些个别的,能力特别突出的人,夹杂在这些螺丝钉当中,反而会显得很突兀,也许会型号不匹配,也许会妨碍整张车的运行。
作为一颗特别突出的螺丝钉,如果你够幸运,也许能遇到特别惜才的伯乐。他会为你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让你有机会从众多平庸中跳脱出来,让你更好的发挥你的才能。否则,你在单位上在团队中怀才不遇,已经算是好的了。至少你没有被格局较小的领导踢出局。
再举一个比较直白的例子,也就是说,对一个狼群来说,只需要一只头狼。如果你是头狼,你要怎么狂怎么傲,怎样发挥你的才能都没问题。但如果你只是狼群中的一份子,那服从安排就是你唯一该做的。否则影响了团队的协作,小心投篮,把你驱逐出境
所以呀,在职场上,除非你是领导者。否则,态度是远比你的个人能力要重要的。而且,服从度、合作性、沟通能力等等这些,被你所不齿的“平庸者属性”其实也是一种职场必需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