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下属的信任和支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导读

1、 你能为下属带来什么价值

2、 满足下属当前需求

3、 团队文化凝聚人心

  01

你能为下属带来什么价值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要考虑我能为别人带来哪些价值,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一个组织中,如果一个人不能为组织贡献自己的价值,很快会被边缘化,甚至被裁掉。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为自己的团队负责,这么多人跟随自己,如果不能为他们带来价值,那凭什么别人愿意跟随你呢?很多负责任的企业家,在企业效益不好时,压力很大,就是因为他背后有那么多员工靠企业收入生存呢,每个员工背后又有很多家庭,所以责任压力很大。企业家身上有很多社会责任,需要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员工提供收入养家做贡献。大家不要老羡慕企业家的名气、收入和地位,你看到的只是光环,没看到背后的压力和责任。

《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能当一把手,要能力没能力,要背景没背景,要长相没长相的,就是因为他能为梁山大小英雄考虑,能给下属带来他们想要的价值。“及时雨宋公明”不是白叫的,就是能为大小英雄解决问题。反观梁山以前的山大王王伦,就不能给山上兄弟们谋福利,带来自己应有的价值,还和兄弟们抢东西,德不配位,反丢了卿卿性命。

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你能为别人带来什么价值,如果你能带来幸福感、带来美好、带来光明,那你肯定招人喜欢,有人跟随。我刚工作那阵,跟过一个领导,这个领导是个工作狂,喜欢加班,也要求我们跟着加班,开始我们还都反对,偷偷抵制,但是工作一段时间,这个领导为我们申请了加班补贴,加班一段时间后还领我们去运动放松,对于表现好的同事,还为他们打了紧急申请。虽然大家怨恨加班,但是看到得到的实惠,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大家也就愿意跟着他干了。这就是管理者不光要考虑自己和团队,还要考虑下属,能给下属带来哪些价值。


02

满足下属当前需求

有的管理者喜欢官威,整天指挥这个下属干这个,指挥那个下属干那个,从来不考虑员工的感受,只提自己要求,不管员工需求,很少有人喜欢这样的领导。

要想下属心悦诚服地跟着自己干,就要从下属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有哪些资源,员工的需求哪些是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对于团队和下属一致的目标,作为管理者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完成团队的任务,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比如有的员工家庭经济困难,他迫切希望提高收入,这与团队目标一致,团队也希望提升业绩,这样大家就可以达成一致,通过多劳多得方式,让员工多干点,收入就可以多增加点。

有的员工有个人成长的需求,他们希望尽快成长。这也与组织目标不违背,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到多个岗位去工作,熟悉各个岗位技能和人员,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速成长,我们也为后备干部或多面手做好了储备。有的员工希望做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可以安排研究创新型的任务,让他们去做,通过研究创新,他们学到了新知识,满足了自我成长需求,获得了个人成就感,也为组织开创了新业务或技术线,也是双赢的思维。

作为团队管理者,我们不能总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要换位思考,综合思考,自从当上管理者,你的思维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思维,你的决定也不只影响你一个人了,你需要为团队考虑,为团队成员考虑。不能只提要求,也要看下属的需求。任何忽略需求的要求,无论多么高大上,对下属来说就是无用的,在和基层员工交流的时候,少喊口号,多关心实际问题,就像我们主席、总理在去普通家庭的时候,都是关心吃饭怎么样,生活怎么样?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而不是去谈这个优惠政策怎么样,那个惠民政策享受了吗?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关注群众的实际利益。解决了这些群众实际问题,就解决了群众和你心在一起的问题。


03

团队文化凝聚人心

解决了为下属带来价值的问题,关心了员工的实际需求,这些还不够,如果想让团队走得高,走得远,还需要解决团队文化的问题。

《水浒传》里,宋江在忠义堂前树起一杆大旗,上书几个大字“替天行道”。从树旗这天起,梁山的管理方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激励方式主要是物质方面,树旗以后,激励方式由物质方面转向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团队文化建设。以前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上称分金银,现在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要替天行道。也可以说由团伙变成了真正的团队,团伙的概念是为了意义,短期聚集的一群人。团队是为了使命、愿景、价值观而聚集的一群人。

就像创业小公司,不再是仅仅为了多挣点钱的团队,而是有了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团队,有了团队文化的建设,是团队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团队到了一定阶段,只靠物质激励肯定是走不远的,需要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来满足一部分团队成员的需求。团队开始谈理想,讲感情,给实惠分层次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因为没有理想留不住高人,没有高人,团队走不远,也到不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实惠留不住俗人,没有俗人团队走不稳,对有些员工来说,谈理想、讲感情都是虚的,没有收入、没有待遇、没有基础生活的保障,团队成员根本活不下去,谈何发展壮大。

有了高人,有了俗人,团队开始有理想,有生活,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和员工发展感情,让大家感觉到团队的温暖。尤其是管理者身边的人,要有比较深的感情,这样才有团结的班子,碰到困难大家才会力出一孔,共渡难关。没有典韦,许褚,曹操可能死几回了,没有赵云、张飞,刘备可能也早就歇菜了。真正危险来临时,还需要身边的人的保护、支持,所以作为管理者还需要用感情来留住身边的贴身人,没有身边人的支持,我们前进的道路可能不好走。虽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淡如水的君子不会全力支持你,也不会全力打击你,他只会照章办事,关键时期保护不了你。这也是“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关键时期才能体现身边人的重要性。

也有人提出“对基层——待遇留人、对中层——情感留人、对高层——事业留人。”这其实和咱们前面提到的实惠、感情和理想是一致的,待遇就是实惠,情感就是感情,事业就是理想。

所以管理者要想下属对自己心服口服,就要满足下属的部分需求,为他们带来所需要的价值。要让下属心甘情愿跟随你,你要从不同层面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管理就是“识人心,懂人性”,调动下属积极性完成团队的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