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自家酿的酒没有提炼甲醇,不能喝,你认为呢?

如题所述

酿酒是传承下来的一门技艺,我们中国酒文化也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农村自酿酒技艺也是组成酒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农村自酿酒是大家能够普遍可以接触到的。

但是农村自酿酒由于设备落后、人员专业度不够,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农村自酿酒的负面新闻,比如农村自酿酒中没有提炼甲醇,喝了有危险,这种说法对不对?



酿造白酒都有甲醇

首先甲醇不是作为添加剂加入白酒当中的,几乎在任何酒类酿造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甲醇,也就是说在酿酒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甲醇。

酿酒是一个发酵的过程,而甲醇就是来自于植物细胞壁和植物纤维里的果胶物质,这些物质在发酵过程中,会经过曲霉菌的作用生成甲醇,因此凡是经过发酵的酒水饮料,都有甲醇的存在,不可避免。



无论是大型酒业还是农村自家酿的酒都会产生一定的甲醇,但会因为原料和原始酿造流程不同,造成甲醇数量不同而已。

总之,酿造的白酒都有甲醇,但基本都在国家标准之内,因为国家对此有强制执行标准,不得超过,否则违法。



国家甲醇标准:

在标准号为《GB 10343-2008》中规定,在谷物以及可食用作物发酵酿造的酒精,按100酒精度,每100毫升的甲醇含量,特级酒精不大于2毫克;优级酒精含量不大于50毫克;

普通级酒精含量不大于150毫克。如果换算成粮食白酒的话,每100毫升甲醇含量不得大于6毫克,一般的实际含量在2毫克。



在现代酿酒厂都会有专门的脱醇环节和专业的设备来脱离大部分甲醇,但是农村的自酿酒没有这个设备以及条件,那么农村自家酿的酒有危险吗?

农村自酿酒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农村自酿酒的去甲醇——“掐头去尾”。

一般农村自家酿的酒沿用的是传统的技术,其中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在接酒的时光,把整个出酒过程分为三段,开始出来的叫头酒,甲醇含量高,度数高,味道太冲不好喝,这段酒都不要;中间一段,因为杂醇杂酯少,味道好喝,是要留着的;

尾酒的度数低,口感也不好,与头酒一样,不要。比如北方酿酒的二锅头,二锅头就是中间段的酒,喝酒都只喝二锅头。



因此农村酿酒都是“掐头去尾”的模式,但是头酒尾酒并不是扔掉,而且下次倒进酒涪中重新烧,在这个接酒的过程中,就有去甲醇的过程,因此不用担心农村自酿酒的甲醇超标。

由于甲醇比乙醇的沸点低,甲醇是64.7℃,乙醇的是78℃,所以甲醇要比乙醇的挥发得快。根据甲醇的这个特性,一般在三个情况下,可以去掉甲醇。



一是在蒸馏出酒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的温度会超过甲醇沸点,这个时候甲醇就会挥发掉一部分;二是在新酒存放的过程中,也会挥发一部分,这个过程中酒味会越来越好;

三是温酒,比如古人喝酒,都是热着喝,之所以要热着喝,就是因为在热的过程中,甲醇会挥发掉,酒味还会更好。

在甲醇中毒事件中,喝的都是工业酒精。

在2016年,发表过一项购买自中国中部地区61个农村作坊的白酒成分分析显示,在61个样本中,酒精浓度(百分度数)介于35.7%至61.4%之间,其中58个样本的浓度超过40%,因此,饮用这些白酒最大危害还是酒精的作用。



总结。

不管是农村自家酿还是大酒厂出品,白酒的本质其实都是蒸馏酒,主要成分并没有太大差异。而农村自家酿的酒在白酒发展的历史中,其实也俘获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既然如此,那它肯定就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我们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了,因为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酒,在食品卫生及安全问题上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可以喝。酿酒是一个发酵的过程,甲醇的发酵来自植物纤维的果胶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曲霉菌的发酵生成甲醇,所以所有的发酵酒中都会存在甲醇,这些甲醇也都是符合国家标准。
第2个回答  2020-12-06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农村提炼的酒更香,并且有它独特的味道,是一种酒的类别。
第3个回答  2020-12-06
不是。因为农村自家酿的酒是纯粮食酿造,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我认为能喝。
第4个回答  2020-12-06
我觉得是假的,因为我们喝了那么多了,也不见出现任何意外,老人们都活得好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