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征,征验,即表现出来.
色,颜色,即脸色.
发,发出.
声,主要指吟咏叹息之声.
喻,明白,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几句的意思是“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声发之于声音,这样以后人们才了解他.”
说的是经受磨炼的好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篇开头先讲了舜、傅说等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人要有所作为,必先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炼的道理.
然后讲道理,说上天要把大任降临到某个人身上,一定会先让他在思想、行为、生活诸方面经受艰苦的磨炼.
然后接着讲经受磨炼的好处:“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即犯错误的好处在于能吃一堑长一智,内心困苦的好处在于能使人振作,不被人理解的若表现于颜色、发之于声音,就能使人了解.
这是从个人的主观方面谈经受磨炼的好处的.
接下来又从治国的角度谈若国内没有坚持法度辅佐君主的大臣,国外若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就常遭灭亡的道理.
从而推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30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其实前后是很连贯的啊。
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相印证,
拿今天的话说,是“励志小品”。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通俗讲,人得受了憋,受了挤兑的时候才激发才能。
“征于色发于声”倒是很符合孟夫子的脾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