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最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

如题所述

《礼记》四十九篇是孔子礼乐思想的论文集,其中的一篇《乐记》是我国最早的讨论音乐思想的著作,它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
  1、乐为心声。《乐记》从儒家的心性之学直接切入,认为乐可以转化心性,是人的心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毛诗序》也说:“情动于中”。
  2、声、音、乐三分。《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业。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德者,谓之乐,乐者,通伦理者也”。
  今天讲的音乐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儒家认为音乐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情动于中”产生的声音叫“声”;第二个层次是经过艺术处理,具有审美情趣,所谓“音”;最高者是“乐”,因为它体现了道德的教化,和儒家“五常”的伦理基础相联系。
  这三个层次反映了人的不同的修为。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乐记》中还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3、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4、音乐与心术的关系。“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就象地域的不同产生了秦腔和吴侬软语,不同的内心世界也产生了不同音乐,从小喜欢听交响乐和听摇滚乐的小孩子肯定也会不同。
  5、声音之道与政通。上古的帝王到天下巡视特别会听各地的民歌。如果听到的全市哀怨的曲子,说明为政十分糟糕;如果老百姓唱的歌都十分愉悦、幸福,说明此地政通人和;如果发现有内容纯正、对人的身心有益的曲子记下带到朝廷。
《吕览·适音》:“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知其主矣”。
  6、以道制欲。“乐”的作用不是追求感官刺激,而是要合于道,感动人的善心,使起到教化的功能。儒家认为:“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记·乐化》)
  7、托于音以论教。“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叹,有进乎音者矣。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大羹不和,有进乎味者也。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吕览·适音》)
  8、亡国之音。《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总结商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商纣王喜欢听靡靡之音。《乐记》里讲:“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所以一个执政的人千万不要小看音乐的作用,它是隐性的,但也是强大的。
  9、礼外乐内。儒家思想的目标是培养表里如一、身心和谐的“君子”。“礼”是解决行为规范,而“乐”是解决“礼”的根源问题。我们在创建和谐社会,但我们的心如果不和谐,这世界怎么能和谐呢?心怎样达到和谐?儒家主张以“和音雅乐”。
  《郭店楚简·乐记》: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也者,动于乐也者,礼也者,动于外也者,德之行以行”。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10、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既懂礼、又懂乐才算是有德之人,才能算作君子。

三、《乐记》的音乐哲学
  1、乐之本体与末节。
  《乐记》里面不讨论音乐的技能、原理,它认为那些是细枝末节。中国人更重视 “乐”背后的东西。
  《乐记》告诉我们:“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
  现在我们训练礼仪小姐,怎么站怎么笑,手势怎么打等等,这些都是末节,君子讨论的是内涵。
  2、礼乐如同天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乐起的作用,它在把音乐哲学化,在先贤创造的艺术形式中,没有象礼乐这样哲学化。礼乐被比喻为天和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3、乐观其深矣。“是故先王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也。类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4、乐者,天地之和。“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6
中国和印度不是哲学,只有延续传统希腊的才是哲学。所谓的中国哲学也是一部分延续传统希腊哲学,一部分中国传统思想。可是你这个儒家的哲学就有逻辑问题了。哲学是一门逻辑学啊
第2个回答  2014-01-26
《论语•述而》记载:“子(注:孔子)在齐闻《韶》(注:一种高雅的乐舞),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听到了绝美的韶乐后,激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