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如题所述

第一单元 混合
  4 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3.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 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1
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