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有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到底被虚构了多少呢?

如题所述

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的第一主角,120回标题中就出现了50多次。这其中,“三顾茅庐”占了全书百分之一的内容。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不惜三次前去拜访,第三次才终于见到,然后诸葛亮献出了隆中对,从此开始辅佐刘备。

历史上,这件事情是真实的。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还有引注: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可见,刘备得到了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准备聘请诸葛亮。开始还想让徐庶直接把诸葛亮带来,徐庶说你得亲自去。于是刘备亲自去,前两次没见到,第三次才见到。

罗贯中也是据此记载,才写出演义中精彩纷呈的一段来。

这一段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有印证: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所以三国志本身的记载是能够自洽的。

而魏略记载有所不同,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投的刘备,而且刘备因为他年轻,最开始还不太待见他,把他和普通人一样对待。最后诸葛亮是找到机会进言,才让刘备刮目相看。

这段记载,也成为许多亮黑的瑰宝,拿着到处吹嘘,说三顾茅庐也是假的。

从史学角度,两段史料描写完全冲突,那么到底那一段可信,确实是可以讨论、争议。但讨论和争议的方式应该是拿出各自史料依据来。一般而言,魏略的史学价值当然是不如三国志的,更何况魏略作为蜀汉的敌国之书,讲述蜀汉丞相的历史,显然不如谯周学生陈寿记载可靠。

再说,以诸葛亮的身份地位,其实要在刘表手下当官是很容易的。就算刘备不清楚他的名头,至少也该知道他是士林领袖庞德公之子庞山民的小舅子,是蔡夫人的外甥女婿。这样的背景过去,刘备却对他和普通人一样,可能吗?所以魏略的记载,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诸葛亮确实被演义和民间传说虚构了很多,但要把三顾茅庐也说成虚构,未免过分了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是有三顾茅庐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明自己是受刘备的知遇之恩,是刘备请自己出山的。
第2个回答  2020-12-17
我觉得可能没有三顾茅庐,当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没有三国演义当中写的那样。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夸大其词。
第3个回答  2021-01-01
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件事,我觉得三顾茅庐这件事很有可能是虚构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真的是被神话了。草船借箭,空城计也是虚构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