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真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吗?

如题所述

我们经常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上面看到所谓的嫡庶之争,也就是长子和其他儿子争夺父亲留下的产业、钱财,甚至是皇位。不过父亲一般都会把这些东西留给自己的嫡长子,即使他不太喜欢自己的长子。而不管自己的庶子多受喜欢,多有才华,也是不可能得到这些东西的。

很多人就会想,是不是电视剧为了剧情效果把这个问题进行了夸张的处理。实际上,电视剧非但没有夸张,甚至还大大地弱化了古人的嫡庶观念。

一、战国时期

实际上从周代实行分封制开始,各个国家都是把嫡长子作为自己的第一继承人的,除非这个第一继承人死了,要不然不管他多么没有才华,多么有问题,庶子也只能选择一心一意辅佐他,不管庶子多么有才华。可是稍微有才华一点的庶子会甘心比自己弱那么多的兄长压在自己头上吗?肯定是不会的,这就造成了后来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乱。

二、后来的发展

后来,比如说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向全国各地的诸侯实行推恩令,也就是说只要有才华就可以继承家里的爵位,这才让那些庶子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后来这种观念一直在被淡化,到了清朝,这种制度只留存于人们的记忆里了。你仔细想一想,清朝有几个皇帝是第一继承人?他们几乎都是干掉太子和其他兄弟之后才当上皇帝的。

实际上这种制度是封建社会的糟粕,需要被摈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随着近些年古装剧都盛行,人们对古代高官贵族家的嫡庶观念更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在古代,古人的嫡庶观念真的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么?我认为古人的嫡庶观念确实是很严重的,理由如下。

一、嫡长子继承制的延续

自西周开始,随着分封制的确立,相伴而生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周天子将王位留给王后所生的嫡长子,其他的儿子则只能继承诸侯之位。于是深受周礼的影响,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也一直将嫡长子继承制视为正统,不光是国家的统治者,就连世家门阀和平民百姓也谨遵嫡长子继承制度。于是嫡长子的地位就是最尊贵的,而他的其他庶出的异母兄弟并不能对他的地位造成任何威胁。

二、庶子的母亲出身低

这一点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如此。在古代,一个丈夫只能有一个正妻,除了正妻,其他的都只能称为妾。妾的地位十分低下,相当于半个奴才,要小心侍奉主母,比如:每天早起问安、侍奉主母吃饭时只能站着布菜,不可同桌而食。最重要的是,妾亲生的孩子不能喊她们为母亲,只能称呼其“姨娘”。正是因为庶子的母亲地位低下,才造成了嫡庶观念严重。另外,从另一方面来讲,会给人做妾的女性的母族一般都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所以即使妾在夫家受了委屈,也没有娘家给她们撑腰。

三、古代的阶级性根深蒂固

在古代,古人是十分在乎阶级差异的,轻易不会越雷池一步,严守祖宗礼法。尽管嫡子和庶子有同一个父亲,但是嫡子的地位生来就比庶子高一头。就算嫡子是个傻子,庶子很聪明,但是庶子也只能选择辅佐自己的兄长而不是取而代之。说到这我相信大家会说并不是啊,古代的皇帝大多数就不是嫡子出身啊。皇家是个个例,毕竟皇家的皇位竞争尤其激烈,而且这不仅是皇子们之间的竞争,也是朝中各路势力的博弈。对于亲情淡薄的皇家来说,祖宗礼法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人而异,甚至为人所用的工具。

第2个回答  2019-11-13
有吧,反正古代里的娣庶观念是很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19-11-13
我认为古代人的嫡庶观念没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
第4个回答  2019-11-13
电视剧里都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