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哪些人真正的摆过空城计,除了诸葛亮还有谁?

如题所述

文聘空城计

文聘空城计出自《三国志·文聘传》。

孙权曾率数万士兵到新野。恰逢天下大雨,城墙塌坏。由于百姓都在田野里,所以人们未及时修补城墙。文聘听闻孙权帅数万士兵到此,顿时感到无计可施。于是,自己决定巧设计策吓唬孙权:命令城中百姓、士兵不得在城中走动,而自己躺在床上。孙权到后,见城中无人影,果然起了疑心。孙权对自己的部下说:“曹操因为文聘是一个忠臣,所以派他管理这里。现在,我们到了这里,他竟然按兵不动,并且城中不见一人。因此,我敢断言:这其中必有所图。

所以,孙权退兵。文聘空城计是暂时应付一下

难道文聘能早知天下暴雨吗?难道文聘能早知城墙塌坏吗?难道文聘能早知未及时修补城墙吗?由此说来,文聘想出“命令城中百姓、士兵不得在城中走动,而自己躺在床上”的计策只是暂时应对一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都是文聘未能早料的。文聘此时只能最后一睹了!

陈登空城计

陈登空城计出自《三国志·陈登传》

孙策遣兵匡琦,而陈登驻守这里。孙策军队刚到,驻守匡琦的士兵立刻被吓得吓破了胆。丢到水中的旗子连成一片,都覆盖住了水面。人们都说:“孙策的军队比我们的多数十倍,恐怕我们不能抵挡啊!为了保命,最好选择弃城而逃啊。”陈登听罢,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接受国家的任命,派我到这里驻守。过去马文渊曾驻守至此,向南平定百越,向北灭掉狄夷。我不能有此作为,难道还要我做不仁不义的逃寇吗?我依靠忠心来报效祖国,依靠义气来治理混乱。我们顺应天道,一定能够打败强敌!”

于是,陈登命令闭门自守,显示自己的“弱”,坚决不与孙策进行战争。将军与士兵衔声不口,城内好像没有人一样,鸦雀无声。陈登登上城楼观察敌情,知道可以进攻孙策了。于是,陈登命令士兵“整装待发”。打开南门,引领军队正面攻打孙策的营寨。而与此同时,他派骑兵抄断孙策军队的后路。于是,陈登亲自敲打军鼓,命令士兵乘胜追击。

至此,孙策军队大败,丢弃船只逃走。最后,陈登军斩杀敌人数万人众之多。孙策为去除耻辱、报仇,遣重兵而来。陈登见状,立即向曹操求救。与此同时,陈登命令士兵沿城十里建设军营,取来柴薪,两束柴薪为一火堆,火堆之间相距十步,一横一纵成为一行。天已黑,点起火堆。城楼上互相称庆,好像援军已到。孙策军望到火光一天,大为吃惊,心溃不已。陈登派兵追击,将士斩敌人首级数万。于是,曹操迁升陈登做东城太守。

陈登空城计是应急的

陈登空城计是颇为典型的“空城计”。第一次,闭门”孰若无人“;第二次,虽是以在城外虚张声势,但也以城为核心。这两次都取得了歼敌数万的胜利。孙策派兵难道事先告诉陈登吗?陈登除了做出最后一拼的决定,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陈登做出闭门的决定,难道只为示弱了吗?对此的最好解释,陈登的空城计就是应急的。

对于空城计,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呢?

何谓空城计呢?

我认为有三大标准:

第一,自己的兵力要“空”,而敌方的兵力强大。这里的“空”是指空缺、缺少、很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兵、无人。

第二,忽悠要以城为核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我没有列举赵云的“空营计”,最重要的是该次战争以营为核心,而不是以城为核心。这只能叫“空营计”。这也是曹操版空城计的争议所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有明确记载:屯营不固。所以,我称其是空营计。

第三,出策人是应急之需,即“应急响应方案”。通过上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使用空城计都是迫不得已、应急之需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多少英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空城计呢?我们现在已不得而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孙坚在《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中所载,应是三国时期第一空。史称鲁阳之战。
第2个回答  2021-01-15
除了诸葛亮还有司马懿吧,司马懿他也是特别会运用兵法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曹操帮助也是相当大的呀。
第3个回答  2021-01-15
西汉时期的李广,自己身后只有百骑,面对远方公来的数10倍人马,李广没有选择逃跑,反而是静静的站在原地,使得匈奴怀疑有伏兵不敢进军。还有便是三国的孙坚,以一手空城计吓退董卓大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