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写了4万首诗,为什么一首都没有

如题所述

乾隆一共活了90多岁,但却写了4万首诗,可见他每天没事干的时候就去写诗了,他写了这么多首诗,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其实还是他的作品质量不太高,否则就像是李白,杜甫那些真正的大诗人,怎么可能会没有作品流传下来呢?

乾隆做的诗大部分都是一时兴起,高兴了就去写一首诗,并且读给太监们听,不管写的好不好,太监们都会拍手叫好,毕竟那是他们的主子,一旦不高兴就要砍头。没有经过仔细琢磨的诗,怎么能称得上是好诗,所以说虽然他做了那么多的诗,但大部分都是流水诗,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在民间也不能传唱。

大家体会一下乾隆的诗作: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听听,这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写出来的诗句,大概只有乾隆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吧,最后还是一位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自愿为皇上的诗作最后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乾隆一天这一句诗妙啊,就把这首诗归到了自己的诗集里面,其实只有最后一句是精华,还不是他自己写的。

所以说他的诗句流传不下来是很正常的,只能作为收藏品放在博物馆里观赏了,让小学生去背诵他的诗句,可能连小学生都会嘲笑他句子这么简单,而且还没有一点儿美学价值,让人想象不出那种抒情的场景,一下子就破坏了诗句在大家心中的美好形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5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2014年,故宫的工作人员清理文物时发现了写着“乾隆诗稿”的两个箱子共装有乾隆诗稿2.8万余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万多首,共计4.5万余首。
乾隆皇帝对于写诗不是简单地附庸风雅,而是真爱,“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在这些诗里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都有所涉及,但主要以鸡毛蒜皮为主。其诗作有吐槽日常的,如《习字》曰“间日视阁章,山庄有清暇,有暇亦何为,读书及习射。书亦六艺一,自古重墨稼,棐几铺玉版,嘉荫就松架。缮性归平易,变体祛奇诧,举首瞻奎文,当年此消夏”;有晒美食的如《黄瓜》“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有晒旅行的如《堤上偶成》“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还有《烟溪钓艇》“飘然蓑笠坐船唇,不挈渔僮独理纶。傲志羞登隐逸传,钓鱼多有钓名人”;还有炫富的如《家鹤》“家鹤唳松荫,声凄故不扬。野雁叫洲渚,春宇随翱翔”等。
在当时,乾隆皇帝的诗换来的必然是大臣一片片的点赞和拍手叫好,“金声玉振、涵盖古今”、“神龙行空,瞬息万里”云云,但实在说但翻遍乾隆皇帝的诗,并找不出一首能与其伟大数量相比配的诗歌来。但乾隆诗并非一无是处,其诗虽然缺乏意境和格局,但他是用诗来记录生活,里面既有激荡风云的大人物,又有一些三教九流和下里巴人这些“小人物”。如“所怜务本民,忍饥藏种子。勤劬耩湿田,以冀新苗起。” 大概意思是:农民的生计是何等的艰辛!他们忍饥挨饿藏下良种,经过披星戴月的水田劳作,期望新苗成长,有个好收成。可以说,乾隆充满了对小人物的温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