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脊髓炎患者?

如题所述

脊髓炎的护理方式
(1) 褥疮的预防:因病变水平以下深浅感觉缺失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病人可能出现无汗、皮肤水肿或干燥脱屑等,应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注意皮肤卫生。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处,操作时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使水肿的皮肤破损。温水泡脚1~2次/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应低于50摄氏度,外包毛币,防烫伤。
(2)感染的预防:病人因膀胱功能障碍致尿潴留,通常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故应每天擦洗会阴,保持外阴和尿道口的清洁,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接头处不可多次反复打开,引流袋不可高于膀胱平面,以免尿道倒流,引起逆行感染。起床活动时应用别针将尿袋固定在低于膀胱平面的裤子上。
(3)注意锻炼膀胱功能,每四小时放尿-一次,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膀胱挛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8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脊髓炎患者有什么症状吧?

脊髓炎症状

1、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在急性起病者,早期可为一过性弛缓性瘫痪,称为脊髓休克。数日至数周后逐渐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等典型体征。病变节段相应的肌肉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大多无典型体征。这是脊髓炎的症状特征之一。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感觉减退或丧失。深浅感觉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但双侧严重程度不一定对称。若仅一侧脊髓受累,则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于感觉正常与感觉缺失的交界区常有一痛觉过敏区。这也是脊髓炎的症状特征之一。

3、植物神经症状:急性期多有尿潴留或便秘,脊髓休克期过者逐渐出现尿失禁,部分病例最终成为自主性膀胱。随损害节段的不同,可出现其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Horner综合征、血管舒缩异常、汗液分泌及营养障碍以及内脏功能异常等。

我们想更好的照顾好脊髓炎患者,我们肯定得先了解,脊髓炎患者在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吧.

我下面来和大家分享下吧:

脊髓炎的饮食

1、日常生活饮食原则为:以高纤维、低脂肪、低油、低胆固醇饮食为主。

2、饮食摄取上应避免高热量食物如:油炸、肥肉、甜点、蛋糕、冰淇淋或汽水、红茶饮料等。

3、煮食烹调时应避免使用猪油,另外应减少蛋黄、内脏类、过量的海鲜等高胆固醇之食物,而应增加的是高纤维类食物如:蔬菜、谷类、水果与足够水分。

4、摄取足量蛋白质,并可多摄取一些强化身体细胞抵抗自由基,如维他命A、C、E、矿物质硒等,以达到能同时控制体重及维持长期复健治疗所需之能量消耗。

我们想患者好,肯定都想知道吃什么对脊髓炎患者好吧。

生活中脊髓炎患者饮食宜吃什么

1、补充足够维生素,宜供给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2、足够脂肪,除供给能量外,还可以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

3、高碳水化物,要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每天350-500g,以利脑细胞代谢。

4、摄入水份应充足,每天不少于2000ml,适量供给食盐,以补充丢失的钠钾氯化物等。

5、热能供给:病人发病初期食欲差,给予流质饮食,随病情改善改为高热量饮食、软食直至普食。

6、高蛋白质:由开始的50-60g逐渐增至100-120g,以生理价值高、并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类为好.

说了这么多了,那么重点来了!!重点来了!!

怎么照顾脊髓炎患者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速率、节律,肺部啰音。上升性脊髓炎症变位置较高,可引起肋间肌与腹肌功能低下,肠胀气和膈上升,使呼吸与咳嗽活动受限,且长期卧床,易导致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有呼吸困难,即给予吸氧,并报告医生,可以得到及时处理。

2饮食护理 予以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减轻便秘及肠胀气。

3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 对于尿潴留者应放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畅,2~4小时放尿一次,以利训练膀胱排尿功能。并注意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导尿管及无菌接尿袋。保持会阴部清洁。活动锻炼时取坐位,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并注意尿颜色、量、性质。

4药物护理 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作大便隐血试验。
一般选择中医保守治疗比较好,主要是消炎,活血,通络,改善血循环。
第2个回答  2020-05-24
(1) 褥疮的预防:因病变水平以下深浅感觉缺失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复,病人可能出现无汗、皮肤水肿或干燥脱屑等,应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注意皮肤卫生。每2~3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处,操作时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使水肿的皮肤破制损。温水泡脚1~2次/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应低于50摄氏度,外包毛币,防烫伤。
(2)感染的预防:病人因膀胱功能障碍致尿潴留,通常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故应每天擦洗会阴,保持外阴和尿道口的清洁,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引流接头处不可多次反复打开,引流袋不可高百于膀胱平面度,以免尿道倒流,引起逆行感染。起床活动时应用别针将尿袋固定在低于膀胱平面的裤子上。
(3)注意锻炼膀胱功能,每四小时放尿-一次,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防止膀胱挛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