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的思想起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洪秀全名仁坤,自号秀全。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花县(今花都市)。在他2岁时其家又移居花县官禄布。洪秀全发动和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从小就生长在农村,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经史诗文无不博览”。15岁那年,即1827年,他第一次参加清朝政府主办的科举考试,但没有考取。虽然第一次科举失败了,但是洪秀全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他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宏愿,于1836和1837年两次去省城广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天意弄人,这两次考试又没有成功。洪秀全足一个极富反抗精神的人,三次科举的经历让他产生推翻清朝政府的愿望。1843年,他抱着对清朝政府的最后一点希望去广州,参加第四次应试,结果又告失败,终于下定决心要推翻清朝政府,他发誓“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衣,要自己开科取士”。

当时,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帮助下,西方的基督教也跟着传入中国,其影响在中国南方和西南方比较大,洪秀全在他四次科举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思想,但是,他没有完全接受耶稣的思想,而是很聪明地把基督教的天父思想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于1843年与冯云山、李敬芳、洪仁轩三人一起创立“拜上帝会”。他希望通过“拜上帝会”这个宗教组织发动群众。1845—1847年,他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三本书,提出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男女平等的思想,宣传“天下一家共太平”的理想,为他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