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人员属于什么编制?

如题所述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经过县级以上编制委员会以正式文件公布的,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经费收支为自收自支。人员性质和人数,为县级以上编委批准人数、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备案到具体人员,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其工资待遇按照政策规定执行,工资与职称挂钩。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编制与其他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一样都要经过当地编制部门批准,进人一般也要像公务员一样进行统一招考(军转干部除外)审批。

但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目前二到三年会随着全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其性质有所变化,一些明显具有行政执法性质的的单位,会转为公务员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大部分单位在将行政职能收归具执法职能的行政单位后,会转为国有企业。

扩展资料

经费来源分类

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扶持中的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差额拨款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收自支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