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私用如果被发现,会怎么处置

局长级别的
是被媒体曝光的话,还撞了人。。给我具体点的处分办法,比如会不会降职,或者直接开除党籍,或者什么什么的。最好分两种情况阐述,打通关系会怎么样,不打通会怎么样

公车私用一经发现会被原单位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通报批评、降级等。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

第十七条规定,党政机关应当推进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建设。各地区应当结合实际,将各类公务用车纳入平台集中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调度、高效使用,鼓励通过社会化专业机构提高平台管理运行效率。

第十八条规,党政机关应当推进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和其他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公务用车应当统一标识。

扩展资料:

公车私用的相关危害:

1、从干部成长角度说: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

2、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不该换车的也换,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

3、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变成“今有事业,轿车还乡”。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用车管理台账,加强相关证照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条规定,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加强监督,降低运行成本。

严格公务用车使用时间、事由、地点、里程、油耗、费用等信息登记和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回单位或者其他指定地点停放制度,节假日期间除工作需要外应当封存停驶。

实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健全公务用车油耗、运行费用单车核算和年度绩效评价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6

如果是党员的话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3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一经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长期以来,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每到上下学时公车常常在校门口聚集,严重影响了道路畅通,公车接送子女上下学,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政机关和干部的自身形象,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扩展资料:


取消公车私用将是最终方向

最早提出“三公消费”概念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公车问题愈发严重,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对公车腐败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把公车问题提升到“特权腐败”的高度来看。

他认为,公车改革其实是一场价值理念革命,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取消公车”是最终方向,不能动摇。用车要有一个制度。用车要申请。用车情况有监督。完善违规用车惩戒制度。

竹立家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否真正下决心治理,关系公车治理的成败。对于不少人提出的“公车改车补”的建议,他表示反对。竹立家说,公车改革的实质是一场价值理念革命,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

竹立家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除国防、安全、外交、执法方面的用车和少量国家领导人用车外,一般性公共事务所用的公车,全部通过社会化和市场化来解决。“不能换一种形式,把公车合理化。”竹立家说,“取消公车”是最终方向,不能动摇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车私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30

公车私用一经查处,情节较轻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检讨、诫勉谈话、问责处理或其它组织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3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养,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

扩展资料

公车私用的相关危害

一、从干部成长角度说: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

二、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不该换车的也换,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

三、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变成“今有事业,轿车还乡”。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车私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1. 是严格清理纠正。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对公务用车逐辆进行登记自查,不遗漏、不隐瞒,彻底摸清车辆底数;组织力量对登记上报情况逐车进行核实甄别,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对发现和认定的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特别是用公车接送小孩上学之类的,交警可以处罚、抄报单位。
2. 让公车都能够有统一的标识,能够让公众直接辨别, 比如可以对公车柒成统一的颜色, 在上面写上统一的标志, 在公车的后盖箱写上"GOVERNMENT BUSINESS"的英文缩写等等。这样做就等于引入了公众监督,那些想公车私用,私事公干的人, 至少也有个顾忌了. 引入了公众监督后,国家公务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就可以提高了,公车私用的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决了。
3. 公车用GPS。比如广州市实行在公车上安装GPS系统,抑制公车私用及冒领使用费问题。众所周知,GPS是一项技术较为成熟的机动车辆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技术系统,它具有车辆位置查询、车辆行使的监控与调度、车辆轨迹储存、轨迹回放、行车状态事后分析管理等监管功能。据专家测算对比,使用GPS技术管理,由于有效控制了一些司机的公车私用、不当驾驶、“虚报冒领”(含虚报行车补助和“私票公报”)等节约的公车使用费大约在20%左右。
4. 节假日收回公车钥匙。除值班车辆外,节假日公车一律统一停靠。
5. 利用法律武器,对违反公车私用问题的人员进行法律处罚。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不管是司机还是局长,如果纯粹的公车私用好说一些,被发现也就交点违纪款,当然找熟人打点关系可能就免了。如果是出现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影响较坏的话,是要给予纪律处分的,这要视情况而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