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性?如何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把握文学性

如题所述

何为文学性?
概括的说,“文学性”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比较笼统、广泛,可明显的意会但是又难以言传的文学特性。
关于文学性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大家都持有不同的观点,在本文中所探讨的文学性多为文学性的直观表现方面的内容。文学性首先表现在形象性上面,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文学加工,呈现出文学上美的体验,文学性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特点最为明显,诸如性格刻画、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等方面。
除此之外,关于文学性的定义还有以下几种说法:文学本体论的定义,认为文学语言的参照物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幻想中的人和事;文学语言的陈述条件与某些特殊的条件相关。文学的“可叙述性”取代了信息的地位。
我赞同的文学性就是文艺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到文学性,我想就和很多学习理科的人听说文学一个样,我们对于文学,并不能给出它具体的定义,但是对于感觉到的那种艺术魅力,却是难以否认它的存在的。
其次,何为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的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诗集末20世纪初。
比较文学最起初是由法国学者提出的,在提出之初,各国文论家对于比较文学都开始了探索,但是由于它的发展时间较短,对于比较文学下所涵盖的范围有很多研究的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回到我们开篇提出的问题,文学性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我所探究的文学性并不是经过翻译或者加工过的作品的文学性,而是原作品的中的文学性在翻译流传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的文学性。本文主要探究的就是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注重了忽略了的文学性问题何在?又或者是对原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以及人物刻画等发生了变化上新生出来的文学性是否能将其作为原文学作品中潜在的文学性作为探究。
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研究,第一步都是先按照翻译者对于文本的认识进行解剖的,同样的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翻译家会持有不同的意见。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者本身所受到的文学文化的影响,必定对原文本的理解达不到最透彻的认识,又或者是进行进行了加工和改造,可以说是翻译家在第一次对文本作品解读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一次影响巨大的他国化的倾向。就我自己的观点而言,能将他民族的作品进行翻译的人学术上的造诣自然是不用怀疑的了。只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依旧没有能够很好的站在原作品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探讨,毕竟各自民族的文化氛围对翻译家的影响是最大的,即使作家刻意注重了文化氛围的影响,也不能很好的将原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用自己民族的文化来表现,由于文化氛围的眼中影响,于是原文献作品的文学性问题便被搁置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受科学研究领域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发展趋势的影
响,究中又出现了“泛文化”的倾向。 泛文化的倾向与美国学派的“跨学科研究”有相似之处,比较文学研在一些非文学化倾向比较突出的“跨学科研究”课题中,文学被其他学科的内容所排挤,失去中心地位,比较文学的研究就带有了“泛文化”的意味。但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中,文学还能保住其中心地位。但是在泛文化的文学现象中,文学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失去了它的中心地位。这对于比较文学的研究来说是偏离了文学的基本轨道的,就类似于舍本逐末,舍弃了文学的基本的东西而空洞的研究没有内涵的躯壳,足以可见到文学性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应该受到相对的重视。
在这里,仅举出朱生豪先生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两行诗作为例子进行论证原作品的文学性没有受到翻译家重视的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