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十日课程之所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内观伊始:

      庭院中的知了开始喧嚣,夏天已经来了。出发报到那天,恰好是个晴天,庆幸有云层的遮蔽,路上的行走也不会太热。下午两点是报到的时间,所以早上我便整理好了行囊,带一些简单的衣物跟洗漱用品,出发前往天竺山—真寂寺。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的风景,听着音乐,幻想着心中的真寂寺。会不会是一小间一小间的禅院,亦或是在露天的庭院禅修。

      终于到了天竺山山脚,因为没有观光车,所以选择了自己徒步上山前往真寂寺。一路上走走停停,时而停下脚步喝水,时而在树荫下欣赏山上的风景,体验着大自然。一路上都会有指示牌,它会告知还剩下多少公里到各个景点,看着目标越来越接近,提了提把劲,继续前行。到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雄宝殿,周边是两栋蓝白的移动板房,其中一栋的二楼还用一条黄布拉开,大概是用来遮荫。旁边树荫下同样也有些人背着行囊或者提着行李箱,估计也是过来学习的学员,便也过去打了下招呼。

      不一会儿便有法工过来指引,让我们先去报到处内休息,就是在大雄宝殿的底下一楼。恰巧碰到了之前推荐我来参加内观学习的朋友,闲聊了一阵后他意味深长的跟我说:“要好好加油,改变可是很痛苦。”我笑着回答道:“嗯,会的,我会坚持下去。”陆陆续续其他学员也来报到,法工们便开始安排登记。按照流程提交材料还有一些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比如手机钱包等。(修法期间是不允许使用通讯工具,跟外界接触,为了要营造独自修法的氛围。)然后再去领席子枕头等生活用具,根据内观中心的安排到各自的房间去清洁整理,也就是旁边的移动板房那边。傍晚五点左右,钟声开始响起,可以去一楼的食堂那边去吃饭,晚餐是面,味道很是不错。

      晚餐结束后,事务长开始跟我们宣讲内观十日课程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维持的戒律,比如说课程的前九天学员之间不能说话,尽量避免肢体接触,只有在日常生活上遇到一些问题可以向事务长寻求帮忙以及在学习上遇到疑问跟指导老师请教以外,禁止说话;要按照时间表来进行作息上课;男女众生不能跑到彼此的活动区域、不能跑到寺院周围的结界外面等。

      注意事项宣讲完后,我们就开始头一个晚上的学习,事务长带领我们到二楼的大雄宝殿中,殿内已经响起了颂唱的声音,两位男女指导老师分别坐在大厅中央。一开始广播中颂唱的声音有点接受不过来,因为听上去很是死气沉沉,拖沓,感觉不是很舒服。(不过后面就渐渐习惯了,有时候还会觉得那是天籁啊!)我们按顺序到各自的坐垫,开始禅坐。原本我还以为老师会先教导我们如何打坐,腿要怎么盘,手要怎么放才行,担心姿势自己做不过来。疑虑很快就打消了,因为坐姿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因人而异,根据自己喜欢或者习惯的盘坐方式来坐就好。

      指导老师做了下简要的注意事项介绍,接着就是开始放葛印卡老师的录音,后来发现其实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通过听葛印卡老师之前教授十日课程的录音,根据上面所教授的方法来进行练习,指导老师主要是负责中午以及晚上学生们的答疑,通常也是跟我们一样坐在大殿里面打坐。晚上主要教我们观察自己的呼吸,也就是观息法,先从观察自己的呼吸开始。一直到九点结束,大家都默默的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静默的戒律开始了),以迎接明天四点开始的禅修。

生活&修行

      晚上躺在床上,担心着自己明早会不会睡过头,因为很少会在四点起床,而且要连续的过十天这样的生活。结果隔天凌晨醒早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阵,等着钟声响起。按照时间表上的安排,四点半到六点半是在寝室或者禅堂共修,我还以为地点是可以自己选择,就自己一个人在床上开始打坐。打坐累了就看看窗外,发现东方的云朵已经开始发红,天渐渐的亮了。大概到了五点左右,事务长找上门来了,把我给拎回禅堂。因为所谓的在寝室或禅堂共修是尽量要在禅堂共修,除非指导老师有其他安排。走在庭院上,发现外面的天更亮了,难得看到清晨五点山间的天空,不禁感慨。

      六点半修行结束后,便开始早餐,早餐很丰盛,有馒头还有粥以及素菜跟水果,还有花生、腰果等各种坚果。虽然说早上起的很早,但是饱食过后并不觉得累,便继续在寺院活动范围内走走逛逛,然后再到房间里稍微坐一会,等待着八点开始的修行。但到八点开始修行时,发现我错了。瞌睡虫开始跑上来了,整个早上的修行都是昏昏沉沉的,打坐打着头就不停的往下低,就像不倒翁一样不停的低头抬头。九点到十一点,是旧生留在大殿里修行,新生回房间修行,当时心里还有些窃喜可以在床上稍微眯那么一会。但是事与愿违,当躺没多久就被代理事务长给拎起来了。因为事务长们会在宿舍区盘查新生的修行情况。我真想跟同寝室的舍友说,如果后面事务长再过来的时候,帮忙叫下,可惜因为静默不能说话,只好又开始像不倒翁一样打坐了。因为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后面九天,只要是在寝室就一定要躺床上好好补眠,不管是否能睡得着,都要躺着休息。

      下午是一点到五点共修,五点到六点是晚餐跟休息时间,晚餐都是吃水果,一般是苹果。旧生增加一条“过午不食”的戒律,所以晚上他们都是喝食堂备的柠檬水或其他汤。晚饭过后我一般都会跑去洗澡跟洗衣服,因为我不想浪费晚上宝贵的睡眠时间。不过在山上洗澡就痛苦了,因为蚊子很多,男浴室是盖在树林旁边,每次洗澡都是在跟蚊子战斗。即使再怎么防范,身上总是会被叮好几个包。

      晚上是六点到九点三个小时修行。六点到七点是共修时间;七点到八点半是听葛印卡老师的开示录音,这是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老师讲的内容都很有道理跟寓意,值得好好的品味。还有一方面就是可以不用认真打坐,想怎么坐就怎么坐,可以好好的放松身体;八点半到九点依旧是共修半个小时,九点过后心存疑惑的学生可以留下来,在大殿中寻求老师解惑。就这样,第一天过去了,还有九天的时间可以用功。

      第一天至第三天,主要是学习观息法。观察自己的呼吸,而不是刻意的通过呼吸来集中注意力,只是单纯的观察。从第一天的觉知整个呼吸的流动,然后再慢慢进阶第二天观察鼻子范围内的呼吸,最后第三天观察鼻尖部位的感受。这整体的训练是为了修行“定”。内观整体是通过训练“戒”“定”“慧”来达到内心的安详直至最终的解脱。“戒”的部分在我们禅修生活的开始就进行了,我们一直都持“五戒”。通过守戒,来修习定;再通过定的练习,来修习慧。

      第四天下午开始学习正式的内观方法:觉知自己身体的感受,观察实相。从自己的头顶开始到脚尖,观察身体每一处表皮的感受,是热的、冷的或者是麻的、阵痛感,总之就是观察自己身体每一处的感受,就像第三天观察鼻尖部位的感受一样。

      第五天至第七天按照内观法进行修行。在每日早中晚在禅堂共修的一个小时中,新增加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到眼、手、脚不动,要一直盘坐着观察感受。每天的这三个小时是很难熬的,通常在半个小时甚至十五分钟的时候,双腿就已经开始麻痛了,剩下的每一分钟都是当作一个小时来过。结束时的禅语是那么的动听,每次几乎都会有念头浮现“怎么禅语还没开始念讲啊?”。但一有这个念头就被另外一个声音所打消了,“不能产生贪念,要保持平等心,注意觉知感受,只是观察、观察而已,不要产生任何嗔恨跟贪爱。”

      第八天至第九天同样也是继续内观法的修行,是精进日。慢慢的、慢慢的自己也适应了这种生活。在开始的头两天,自己还会时不时的跑去食堂去看作息表,看看什么时候开饭、需要进行多久的盘坐。第三第四天的时候,还会看看禅堂外的钟表,计算着时间,再过多久自己就可以解脱了。第五第六天之后就开始自然而然的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来进行修行了,心里了解了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出去休息放松、还有多久可以开饭了,几乎每次我都是第一第二个到达食堂的。

      因为前九天是不能说话交流,大家也都很用心的遵守这个戒律,专注于修行中。到了第十天修行完慈悲观之后,静默的规则解禁,大家在公共生活区像知了一样喧嚣起来了,三三两两的开始攀谈。“憋得我好辛苦啊,都不能说话!”有人向身边的人吐槽到;有刚毕业的学生向身边的中年人指教;也有一些年老的拿着法工给予的资料看着;还有些人围着布施的桌子向内观中心布施,我也跟身边坐了九天的湖南小伙开始攀谈起来。

      开始的头几天过得很快,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第三天开始便渐渐的慢了下来;到了第五天开始感慨,终于过了一半了;到了第八天,再坚持坚持,已经过了一半的一半了,再睡两个晚上就可以回去了;第九天的晚上,再睡一个晚上就可以回去了。虽然说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但是在临近结束的时候,变得有点向往外边的生活,去跟外界接触。就有点像自己处于一个很小很小的世界中,但是知道外边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充满着未知,也充满熟悉感,很想从这个小世界跳到大世界中。但是这种欲望反而在第十天消融掉了。

      在第十一天的早上,同样四点起床,四点半到禅堂开始最后两个小时的修行。在慈悲观颂唱结束之后,居然还有点点不舍,十日内观课程就这样结束了。早饭过后,我们开始按照昨天事务长给我们分配任务打扫卫生,去清洁我们这十天来生活过的地方。清洁结束后,有的人选择自己徒步下山,于是一波一波人开始离开。而有些人则在食堂门口的石凳上等观光车,大家互留联系方式,或跟指导老师开始攀谈,讲着自己在修行上的疑惑,还有的人在真寂寺周围拍照合影留恋。渐渐的,寺里又重归了宁静。

所感所悟:

      内观修行这十日以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苦”“无常”跟“平等心”这三个词。在第一天晚上葛印卡老师的开示中,他就在阐述内观中的“苦”。每当心中升起污染不净、譬如生气、憎恨、激情、恐惧等,人就开会变得痛苦。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人就会产生痛苦。往往让心产生不净,就是因为“贪”“瞋”“痴”。贪:对事物的贪爱,对“我的”执着;瞋:对不喜欢的事物有所排斥,进一步形成嗔恨厌恶;痴:心中无尽杂念,迷失在无明、虚幻及错觉之中。内观的目的就是净化心,消除贪嗔痴,从“苦”中解脱出来。

      “无常”是指世间的一切瞬息万变,每一刹那都在生起、灭去,都是无常的。例如人身体上感受的变化,一会儿在指尖上面的感受是热的,一会儿在指尖上感受是冷的,每次的感受都是在变化之中,并没有永恒的感受。世间万物也是处于无常中,不断变化中,春去秋来,开花结果。人生并不会只有好事发生,同样也会有不幸存在,但不幸始终也会过去,一切都是无常的。当了解到“无常”,慢慢的就会放下对事物的贪爱跟嗔恨,因为这些事物都是出于变化之中,应该要用一个平衡、无所执取、客观而又纯净的心去对待,这也就是“平等心”。

      对一切的事物保持“平等心”,不产生任何的贪爱或者嗔恨。就比如说在盘坐观察自己身体感受时候,不要因为正好有一丝风吹过,手臂上刚到一阵阵舒服的凉意,而去渴求再来一次这样的感受;也不要因为小腿被压麻了,产生疼痛感而去排斥这种感受。对身上的一切感受要维持自己的平等心,从而锻炼自己的心性,这样在生活中遇到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事物也同样保持的平等心,客观的,全面的去观察事物,不产生“贪”“瞋”,不会有新的“苦”,从而达到内心的纯净、安详。

      十日课程下来,每个晚上的开示都讲了很多关于内观的理论知识,其中有些接受不过来,还有些正仔细咀嚼品味,例如关于心的四个部分“识”“想”“受”“行”,智慧的分类“闻慧”“思慧”“修慧”​等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接收亦或是全盘否定。

      如今课程已经结束,但是修行却没有止步,在这个大世界中自己依然可以继续修行,继续精进,怀着慈悲心,愿一切众生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