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的女人,都有哪些困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一天,]看到一期节目采访好久都未曾露面的演员高圆圆。

主题是“我39岁了,准备好接受自己的平庸了。”

39 岁的高圆圆,短头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镜头中依然很美,但却大方承认自己没有演戏的天份,决定接受自己是个平庸的人。

她说,“当你觉得自己进入一个自己对自己的期待里,你没有达到那个期待的时候,那个过程,你会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而40岁的姚晨也曾在《星空演讲》节目中,用自嘲般地方式讲述着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

她说,“腾讯来找我聊这一期的女性力量,说我是独立自信、坚韧成功的女性代表。冷静下来后发现我好像不是他们想要找的那个人。因为我绞尽脑汁,拼命的回忆自己独立自信坚韧成功的时刻,但蹦出来的都是彷徨沮丧无力失败的画面。”

女明星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常的普通女人。

是性别使然,还是年龄的魔咒,抑或是别的什么,在影响着我们内心的感受,和做出的决定?

1、 困惑来自哪里?

女神高圆圆说“自己心里是有很多扇门的,我期待门里是有很多宝藏的,然而一次两次当你试图去打开门的时候,发现门里面是空的,然后,就,就什么都没有。”

她不得不得出答案“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要接受那件事情了。”

爽朗、耿直的姚晨说“自从生了两个孩子,曼妙的身材走了形,智商也下降,在市场上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戏越来越少,事业因此而停滞不前。”

她不得不有感而发“选择你能承担的,承担你所选择的。”

无论是年龄上、身体上,还是认知上,似乎每一个女性都会经历从生理到心理的变化:

从胶原蛋白的脸庞到需要补很多精华才能散发光芒;

从可以熬夜畅谈依然精神抖擞到一听周末要加班的工作福利再好也可撒手;

从自顾自的一个人的逍遥自在到操劳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从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寂寞到更愿独享一个人的时光。

到了这个年纪,我们的困惑,似乎来的更真实,和务实。

即使保养再好青春依然不再的容颜,因缺乏运动而日渐消退的体力;

因精力不够带来的坏脾气,工作繁忙导致的亚健康;

为不经意看见的那一条细纹而苦恼,让不听话的熊孩子给急的气哭;

承受着现实的经济压力,焦虑着不可知的健康风险,辛苦经营着所谓的亲密关系。

我们的所有尴尬和困惑,其实就来自这些眼前的生活的琐碎,和看似可知却并不完全确定的未来。

2、我们该如何解惑?

首先是,心理上我们需要学会“接纳”。

接纳是“最好的温柔”。

学会宽容别人,给别人一点空间,换位思考对方的不容易,做到理解和体谅。

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必要时给自己设限,有时候自己只能做那么多,不为此而焦虑。

李月亮说过“没有安定的内心,就看不见人生中美丽的风景,品不出幸福的滋味。”

同时,接纳自己的脆弱,和这个年龄可能有的无力感。

马德琳英格说“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曾以为,等我们长大,我们就不再脆弱。然而长大就是一个接纳脆弱的过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脆弱。”

这种脆弱来自于我们更明白,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

我们需要学会适时的放手,因为这个年龄的我们,有更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处理,更大的责任需要去承担。

我们学会珍惜每一寸美好的时光,我们不忍去挥霍。

其次,行动上我们可以“慢一些”。

40的年纪,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太多事情要去做。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不经意陷入一种茫然无措。

这个年纪,看似工作有成,儿女初长成,但似乎我们还想变得更好,或是最怕变化,怕不能掌控。

于是,我们继续奔波在路上。有时候,为此蹉跎了本应停下来享受的时光。

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来看一看湛蓝的天空,听一曲怀旧的歌曲,读一本喜欢的小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高圆圆在视频中被问到“面对自己的40岁,是否会焦虑”,她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30岁应该还不是该着急的时候,40岁也不应该要着急吧。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就证明这一切都还有可能。”

是啊,只要喜欢,就可以开始,只要有期待就可以勇敢去追,去它的所谓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

无论来得及来不及,享受过程才是这个年纪应该有的从容;

期待变化,拥抱未知,才是应该有的态度。

最后,学会“借力”和“独处”,让我们更从容幸福。

这年纪的我们,有着最为多重的角色和身份。

妻子、母亲、媳妇或女儿、上司或下属。

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角色里进行转换,和适时调整。

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我们会更加疲累。

尤其是心理上的。

这种心累,除了和客观现实有关,也和我们这个年纪不愿意放低姿态,自作坚强有关。

我们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软弱的一面、包括在亲人面前。

我们以为那样就是认怂,那样就是不完美。

可明明有一句话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这个年纪的女人,再不对自己好一点,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

但“对自己好”真的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而是我们清晰自己要什么,不能要什么,我们可以“拿得起”,但更要“放得下”,我们很想做到完美,但其实完成更重要。

x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