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萧伯纳《卖花女》的人物评价

对其中一到两个人物进行评价,先介绍再评价。500~600个字

  《匹克梅梁》是萧伯纳最受公众欢迎的喜剧,曾几度被搬上银幕拍成电影,更名如《卖花女》、《窈窕淑女》等等,版本不一,可谓盛演不衰
  而萧伯纳的《匹克梅梁》剧情梗概则如下:英国皇家学会的语言学教授息金斯和朋友辟克林打赌,他能用六个月时间将一个粗俗不文的底层女子培养成一个公爵夫人。经过如期的潜心练习,目不识丁的卖花女伊莉莎果然被息金斯教导成一个风华绝代的窈窕淑女。试验大获成功。然而与皮格马里翁的神话原型不同的是,卖花女伊莉莎和语言学教授息金斯虽然难免情愫暗茁,但却终未结成连理。盖因为息金斯是一个比皮格马里翁更尖刻、更顽固到底的独身主义者。而伊莉莎呢,毕竟不是用象牙雕成的不食人间烟火者,她是街坊市井里跌模滚打出来的肉身凡胎,她对男子爱慕和崇拜的渴求远远比一根象牙所仰承艺术家的恩宠要来得多。伊莉莎决心要嫁给追求她的中产阶级破落户弗莱第。一来,显然家道败落的弗莱第是底层女子伊莉莎所胆敢仰攀的最高枝条。二来伊莉莎是籍此来报复息金斯。说到女子报复男人这上头,不能不结论:女人为此是真会拼上一股子傻劲,赌气把自己也豁出去的。
  息金斯教授是中产阶级里的异类,他是本阶级的一只牛虻。他桀骜不驯,目空一切,视“所有公爵夫人如街头卖花女”。但拥有息金斯这样的异己分子却是整个中产阶级社会的希望和活力所在。息金斯的可爱之处在于他那种旁若无人的直率。他破坏中产阶级的交际规则,但也更新了布尔乔亚社会那些陈旧因袭的恶俗风气。其实,桀骜不驯的出格言行和作风,某些时候正是那些新交际潮流和新风尚的肇始。你看伊莉莎在息金斯夫人茶会上的一番粗口就让希尔小姐新鲜不已,并跃跃欲试要去效尤尝试。可见,布尔乔亚社会的社交新风正是息金斯这样的中产阶级边缘人引进的。中产阶级因息金斯这类人而得以拓展它的包容圈子,并因善加吸纳而保证了中产阶级的活力不衰,从而可以一直牢牢保持他们的阶级优越感。
  布尔乔亚不是这个社会的唯一成分。对于杜立特尔(卖花女伊丽莎之爹)这样欲望膨胀的社会底层的活跃分子,中产阶级那一套装腔作势的仁义道德可真是害死人的枷锁。老市侩杜立特尔因为息金斯的一句戏言而获得飞来横财。他的阶级地位立刻改观了,成了缙绅之一员。但这个意外的幸运并不使杜立特尔快活:“做了什么!夫人,息金斯教授把咱毁了。咱的快活日子全完了。他把咱给绑起来,送到满口仁义道德的绅士们手里去了。”----啊哈哈-哈-哈,杜立特尔这个人物是《匹克梅梁》里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角色。萧伯纳写这个剧本的意图就是借市侩杜立特尔的攸攸之口表达出来的。正如息金斯对辟克林说的:“辟克林,要是我们再多听这个家伙五分钟的唠叨,那我们的一切道德标准都得完蛋!”----息金斯当然深知中产阶级仁义道德是销骨毁人的东西,否则他就不会那么桀骜不驯了,张狂是息金斯的自卫手段,以保护自己不沦落为一个颟顸可笑的布尔乔亚的手段。杜立特尔这个剧本里最有活力的粗胚一旦成为缙绅,那他就算完了,这个粗俗不堪的匹夫就要成为一个喃喃不休的乏味说教者了。
  还有伊莉莎,她被息金斯改造成一个贵族小姐之后她还能做什么?她什么都干不了了。既回不到从前上街去卖花糊口,又没有实际的经济基础可依托,可到真正的上流社交圈里施展身手。尤其是她深知在息金斯和辟克林这样的中产阶级中坚面前,她永远也无法摆脱下层贱民的自卑心态。她的出路只能是委身于弗莱第这样的废物,一来可以获得名正言顺的上流身份,以壮底气,二来可以或许就此昂首杀入上流社会的广天阔地。伊莉莎最可能的发展,那就是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未出场的莉兹姨妈。可见中层阶级借仁义道德来掩护的阶级构成异常地驳杂,三教九流,只要他有能耐获取经济能力,他就能挤入所谓的上流阶层。至于敷贴在中产阶级面子上的那一套教养,伊莉莎花六个月就可以学会了,对于这个杜立特尔也很清楚:“咱怕的不是道德讲演。咱可以给他们讲个没完没了,咱也毫不在乎。咱反对的是要咱做个绅士”云云,云云。

  《匹克梅梁》虽然被冠以传奇喜剧的名头,但它仍然是一出讽刺剧。这次萧伯纳的长矛戳向的是中产阶级社会的虚伪作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