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何欢,死亦何哀。”出自什么?

如题所述

生亦何欢,死亦何哀。源于道教,出自《庄子》

原文如下: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忽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翻译如下: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惠施)前往庄子家吊唁 ,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

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

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死去的那个人将她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

扩展资料:

庄子的生死观

在思想史上,孔子与庄子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生死观,一个代表儒家,一个代表道家。「死」如果有什么意义,完全靠生的意义来解决。

孔子的思想重点是教人如何实践仁,要仁「无求生以害仁」,为此人活着而没有仁和没有爱,生命还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必不得已的时候,宁愿杀生成仁.。

在庄子的哲理中,生与死同为自然现象,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般;人「生」的从无到有,人「死」的从有到无,也都是自然的变化。

就此而言,站在宏观的宇宙变化理路看来,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否则就是不知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鼓盆而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生亦何苦,死亦何哀。原本是佛家用语,佛家认为人在尘世是受苦受难的,惟有天国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理想的乐园;所以佛家对死从内心不觉是苦事,用解脱的思维来认为死比生还要好;更进一层的佛家用佛的教义来救现在的世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就是这种佛法的体现;佛家认为尘世人的生死不重要,惟有按照佛家的修行才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后来人把佛理才生活中加以阐述,表达对生死观看的比较透,接近佛家得道。 一生的大悲大喜,恩怨情仇。佛说诸般苦痛,自而为之!亦是“菩提本无根,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