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该不该去

我的母亲的哥哥也就是我舅舅去世了,我该不该去参加他的葬礼,是人当然都说该去,但是父亲说我不用去,一般来说母亲的哥哥这关系来讲的确离我疏远了点,希望有点年龄的大哥说说吧,不要说什么能去尽量去的废话,我不想听这些
我其他舅舅的孩子都不这里,离这里远就只有我一个人去,我该怎么面对他们,尴尬。。。,怎么办

那是舅舅,应该去!原因如下:
舅权(avunculate),即舅父权。舅父,也称舅舅、舅公、舅翁,是母系家族中的兄弟辈人,亲族中称“娘家门上的人”是娘家的全权代表。全国各地家族之外有“舅公为大”的说法,在家族事务的仲裁中也赋予他很大的权力,是与亲族间分家析产和评断疑难棘手事务相关的。由于舅父的姐妹出嫁后,所生子女在血缘上还有联系,当外甥之间有财产纠纷或对其他一些重大事情出现分歧时,做为舅公可能较为公正地裁决。他们的干预往往能起很大作用。故舅父权在民间传统的家族和宗族关系中占一席重要地位。因此,民间到处都有“亲戚舅为大”的俗谚,甚至有“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或“天上有天公,海里海龙王,地上母舅公”等比喻,都说明舅公权力的作用。
分家析产时,除由家长主持外,六亲中必请舅父。舅父以娘家代表的身份充当公证人(即“中人”),起着仲裁和监督的作用。其地位往往高于家族中一些长者。舅父除根据各个外甥的长幼、贡献,分给房屋、日用品、田地等家产,还规定各外甥赡养父母的义务及具体办法。儿媳的母舅家还要买一整套日用品如勺、碗、锅等送给女儿,作为其独立生活的礼物。
举行婚丧喜庆典礼时,也以舅父为尊。外甥结婚,舅父必到场。婚宴上排席,舅公须坐大位,以示尊敬。鸣炮开席时,要待舅舅举箸,他人才能动筷。安溪一带,席上要另备一只鸡腿给舅公吃,如果有事令舅公不快、起身离去,酒席即行终止,众人离去。因一时疏忽漏请舅父,舅父到场后可掀翻酒桌,如遇这类事,喜家往往因此贻笑于人,所以舅公是万万不能得罪的。邵武、光 0e53 泽、泰宁及霞浦等地外甥女出嫁须由舅父抱上轿;闽北一些地方,有请舅家人背新娘上男家的习俗。通常,舅舅要为外甥和外甥女的喜事备上比亲戚更丰厚的彩礼。
遇有丧葬,若是丧妻或丧母,须先向外祖父及舅公报丧,待他们来时,摆香案迎接。舅父不到,不可入殓下葬。旧时丧礼中有“跪母舅”之俗。福州一带,母亲去世,外甥必请舅父来,随后外甥及甥媳妇全跪在地上,听候舅父发落,俗称“跪母舅”。如外甥及媳妇对母孝顺,舅父会很快让其起身;若遇不孝之甥(或“媳”),舅父会令他一直跪在地上,听凭舅父教训甚至责订,以示惩罚,直至本人或族人向舅父求情为止。丧宴中舅父也坐显位,平潭一带,丧宴称“下山饭”,舅父坐“西二位”。
孩子满月、周岁或成丁时,舅父所送礼最厚,回礼也最丰。霞浦习俗,姐妹家孩子过周岁,无论路途远近,舅舅均要赶去为外甥行仪。
各地凡新居落成,都要请舅父来喝“乔迁酒”。由母舅第一个进入新居,其他人再按辈份依次入宅。特别是漳州一带,迁居礼俗中大都有舅父为尊的重头戏。龙海县迁居时,舅父所送“中堂”字画要挂在大厅正中,还要由舅父挑水第一个进入新居。平和县迁居时,要请母舅挑“灶君香火”第一个入室。有意趣的是华安一些地方,迁居时要请舅父“牵牛进屋”。
平时来客也以母舅、妻舅为尊贵。闽南一带舅舅登门主家须以甜荷包蛋或鸡蛋线面相待。当出现家庭纠纷或遭遇棘手问题时,也须请舅父出面排解,外甥听从裁决。由舅父为中介者的两种姓氏间互相裁决的关系在福建农村很常见。在封建家庭关系中,儿媳妇地位低微,遇有必须申辩或争取之事,只有诉诸娘家人,娘家人则以舅舅为代表。故福建民间如有姐妹等在婆家受辱,舅舅往往会挺身而出,替其做主出气。这种现象闽西一带称“做外戚”,闽北谓“做外氏”。泰宁县旧时“做外氏”现象十分普遍。当地因家务事、夫妻口角、婆媳相待有差导致妇女上吊、服毒、投河等非正常死亡,女方的娘舅常召集亲族,到死者男家“做外氏”,追究死因,将男家猪宰食,甚至砸烂屋瓦和灶台家具,大闹一场方肯罢手。该县上青、新桥等乡,这种到男家兴师问罪“做外氏”之俗尤甚,1949年后仍时有所闻。
在福建省民间,舅舅教训外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之事。宁德谚云:“舅舅打外甥,没有一点事。”不过,舅父权大,多在行仪时体现。在平常,甥舅关系十分融洽的。逢年过节,舅舅往往要为外甥备好“压岁钱”,外甥也喜欢到舅家走动。同安俗谚:“外甥吃母舅新派,没有也要吃到有。”永泰俚语:“外甥打舅舅,比谁拳头大。”从两个侧面反映日常生活中甥舅之间的亲昵和相对平等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改变,舅父权在民间的影响也将日益削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30
可以给你几个选项,你自己选:
第一种情况,可能你读书或者工作在外,离家非常远,一时三会儿回不了家,你父亲说你不用去,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不去参加。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离葬礼发生地很近,你自己又不是那种重病在床不能动弹,或者有重任在身,不能随意离开的,那还是去吧,毕竟是你母亲的亲兄弟,是你的亲舅舅,不去的话,不说对不起你死去的舅舅,对不起你活着的母亲,那是肯定的了,如果你爱你的母亲,那你去吧。当然啦,除非你跟你母亲有仇,或者你觉得对不对得起母亲都无所谓……
第三种情况,你跟你舅舅有仇,你恨死他了,而且大家都知道,那你可以选择假惺惺地去参加他的葬礼,或者干脆不去,反正大家知道你跟他有仇,也不会责怪你。
第四种情况,你这人很有个性,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级宅男或者隐士,那么,你也有权力选择不去的。
OK,如上四种情况,你自己选择吧。
第2个回答  2009-01-30
按中国的传统舅舅是娘家至亲,地位重要。对舅舅的尊重和礼仪是对娘家地位的认可。关乎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尊严,族亲莫过伯,娘亲莫过舅。您是身系两大家族的关键人物,关乎两家的相互关系。您看着办吧
第3个回答  2009-01-30
当然得去 不管哪个亲人去世都要去 何况关系这么近的 你爸爸怎么教育孩子的 象这样只能让孩子不孝,问这个问题才是傻话了
第4个回答  2009-01-30
当然要去,人都已经离开了为什么不去拜祭下。
不过要是有特殊原因那另当别论。
你父亲不让你去八成有别的原因吧
相似回答